1998年舉辦至今的台北電影節,網羅國內外優秀影人作品,其獎項「台北電影獎」更被譽為金馬獎前哨戰,然而,台北市議員陳宥丞調查近10年,電影節觀影人次和參展影片呈現下滑,認為應該進行總體檢或參照國外影展轉型。
台北電影節表示,目前參照柏林影展減少三成片量,並增加台灣電影產業活動、影人對話,朝向小而美影展轉型邁進,同時2024年恢復城市主題單元,凸顯影展特色和精神。
追溯台北電影節,由前身、1988年舉辦的「中時晚報電影獎」談起,到了1994年改為「台北電影獎」,並於1998年台北市府加入主辦後,舉辦為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也是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影展。
不過,陳宥丞發現,近10年來台北電影節的觀影人次從2013年的46602人次,2023年的28902人次,以及總參展影片,2018年來到最高的203部,到2023年最低的124部,數據皆呈現下滑。
陳宥丞推測,原因或許在於常態編制人員僅12位,相較於金馬獎的常態編制多達30位,人力遠遠不足之餘,即便開展前六個月臨時聘用30位工作人員,但是影展結束後解聘,無法累積人力資源和經驗,每年都得重新培訓。
他說,電影產業近年受到疫情及相關串流平台競爭下,或多或少受到衝擊,認為台北電影節適逢25屆,可以考量相關轉型,或者向國外影展借鏡。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說,人力不足非片量及觀影人次數據下滑主因,近年是OTT平台普及,疫情影響觀影習慣,整體戲院觀眾流失2、3成,且片商大量引進藝術片,衝擊影展票房,以致減少影展觀影人次。
「精準挑片、瘦身。」李亞梅表示,以往一年200多部電影,不如利用數據,精準受眾,挑出前十名類型的片單,精準選片讓滿座率提升,明年也將過往電影節日程從17天,縮減至12天,得以控制好財務成本,今年滿座率已大幅提升。
同時,她也強調要清楚「培育新銳創作人才」定位,因此,增加台灣電影產業活動、與台灣影人對話,擴大影展影響力,並轉型為小而美的影展。
針對電影選片,李亞梅說,主要以台灣電影、各國新銳導演作品、城市主題影片,而外語片來源多以釜山影展,及柏林、鹿特丹等上半年重點影展,以及國際新導演競賽報名系統收到的影片為主,不同於金馬影展以全球華語電影、知名影展得獎影片及大師新作。
李亞梅說,持續參照影展包括柏林、鹿特丹等不同規模的影展,產業活動規劃則是借鏡釜山影展相關產業活動。
「台北電影節目標讓觀影者親身體驗、身歷其境電影。」知名電影導演林孝謙有感,今年台北電影節舉辦「電影正發生」活動,邀集影人陳淑芳、陸小芬對談,以及親密指導的專業人員來與民眾對談解惑,幾天下來就有1000多人次參加,這些都不計算在進戲院的人數。
林孝謙也說,明年持續舉辦活動之外,也會讓觀眾直接挑戰電影攝影,唯有親身體驗,才會讓民眾愛上電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