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禁片「頤和園」,因片中主題涉及敏感話題「六四天安門事件」,導演婁燁對此表示「89年,整個就像就像是學生和政府的一次做愛,然後這做愛沒做好做的很難受,很不舒服,然後政府打了學生一個耳光。然後打的太重了、流血了,政府也知道,他覺得那個耳光打的太重了,它用之後的十年來找回這個過分的那個舉動。」
婁燁表示:「你從這個角度來看,六四和兩個人談戀愛是一模一樣的。中國用很短的時間結束了,六四的混亂,八九年的混亂。是用強硬的軍隊進入的軍隊軍事管制的方式。那麼實際上,中國是用之後的十年拼命的在不斷的向前發展,經濟更加的開放,更加的民主。所有這一切就像一個一個他們之間發生的愛情一樣,所以說,我覺得就是說愛情實際上是整個世界的一個一片葉子,如果整個世界是一棵樹的話,愛情是他們的這棵樹上的一片葉子,那麼。一片葉子上面,你就可以讀到整個樹的資訊。所以不用這麼麻煩,我只要表達愛情就可以了。我說清楚了愛情,也就說清楚了這個世界。」
六四領袖吾爾開希認為「頤和園」道出87年後的無奈、徬徨,天安門事件在片中只是一個背景。著墨六四是必然的,「天安門事件從四月十六日到六月四日,在北京幾乎沒有人不參加的,是當時極為重要的我們身邊發生的歷史,支持不支持學生不是對錯的問題,是良心的問題。」
吾爾開希表示:「六四在『頤和園』裡,婁燁的處理「沒有灑狗血,沒有政治性的著墨」,唯一開希有反駁的是,「當時學生是有秩序的,有恐懼,但沒有混亂,片中的混亂也許較符合外國人的想像,也許婁燁本人不在場不知道。」「我跟婁燁差不多同年次,基本上經歷很類似,我從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出婁燁想表達的個人情緒,其實有好幾個地方我看了會有想哭的感覺。」
一般認為「頤和園」在中國被禁理由為,電影講述自198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0年的愛情故事,涉及當時為大學生的主角們參與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及男女演員全裸鏡頭有關。導演婁燁稱這部影片探討的是愛情,余紅和周偉最美好的瞬間是在頤和園湖面上泛舟的場景,這是片名「頤和園」的含義。電影5月9日在台上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