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台灣作曲家江宜臻以電影配樂作品在義大利獲獎。從4歲開始彈琴、接觸音樂超過20年,她熱衷用影像與音樂說故事,心得「配樂是電影的潛意識」。
江宜臻2週前赴義大利領取「普利亞電影配樂獎」(Apulia Soundtrack Awards)新銳作曲家獎。普利亞獎創立4年,由法國配樂家莫翰(Cyril Morin)擔任主席,每年表揚在電影界的配樂作曲家。
29歲的江宜臻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影像傳播系雙主修,留美取得印第安納大學視覺媒體配樂碩士,目前在洛杉磯的數位媒體公司擔任音樂編輯,這家公司是國際媒體公司華納音樂合作夥伴。
江宜臻以3件作品各取5分鐘片段參加該獎項,分別是來自台灣、美國與法國的影片。其中美國短片「Dancing Man」與台灣短片「3108」,兩部都是學生作品,法國影片則是1923年的黑白默片「忠實的心」(Coeur fidèle)。
江宜臻形容,配樂工作必須與導演密切溝通,確認影片想要傳達的情緒,「有時導演說要悲傷的音樂,但其實他是想表達壓抑的情緒」。
江宜臻說,配樂要像「綠葉」襯托影片,不能喧賓奪主,「配樂是電影的潛意識」,觀眾可能不會意識到音樂,但會不自覺受到音樂引導。
她分享配樂最大的成就感,來自觀眾的反應,例如短片「3108」描述越南女性移工遭受性暴力的故事,片中最具張力的一場戲,她用弦樂襯托角色情緒,放映時戲院陷入一片沉默,讓她感受到音樂與影像結合所能引起的共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