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電影節開跑!70場電影免費看 李察吉爾揭達賴喇嘛幸福之道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閉幕片則為美國紀錄片「與達賴喇嘛談心:尋找幸福的智慧」。圖/海鵬提供
聯合報 記者陳穎/即時報導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2025 World Ethnic Film Festival)9月即將登場,今以「跟著電影去旅行」為主題,將於9月12到21日於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及花蓮等六地盛大舉行。總計以21部電影、70場免費欣賞,邀請觀眾展開一場場跨越民族、文化、藝術,以及充滿生命體悟的旅行。

今年世界民族電影節規劃有「世界民族大觀」、「亂世浮生路」、「電影是本書」、「成長出發吧!」以及「性別平等了沒?」等五大單元,內容涵蓋民族的傳承與改變、歷史的騷動、文學中的民族,乃至未來主人翁的成長對望等議題;最特別的是,更首開先河加入性平議題電影,全方面傳達人類的共通語言-愛與自由等普世價值。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辦,今年邁入第4屆,不僅影片及舉辦地點逐年遞增,放映場次也幾乎場場爆滿,一躍成為台灣觀眾成長最為快速的電影節之一。今年開幕片為敘述遊牧家庭與環境變遷的蒙古國電影「狼群總在夜晚來臨」(The Wolves Always Come at Night),閉幕片則為美國紀錄片「與達賴喇嘛談心:尋找幸福的智慧」(Wisdom of Happiness),兩部電影都是台灣首映。

前者由澳洲女導演嘉布麗葉兒布雷迪(Gabrielle Brady)執導,描述一個蒙古遊牧家庭,在氣候變遷與都市化的雙重壓力下,陷入傳統與現代抉擇的兩難。閉幕片則由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親自主述,片中他不談信仰,而是邀請觀眾跟他一起探索人生幸福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由好萊塢巨星、也是他的忠實追隨者李察吉爾歷時六年拍攝製作,並被視為達賴喇嘛今年90歲生日的慶賀之作。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今年規劃有「世界民族大觀」、「亂世浮生路」、「電影是本書」、「成長出發吧!」和「性別平等了沒?」等五大單元,21部電影內容涵蓋30多個民族與國家。首先「世界民族大觀」單元,就納入了蒙古族「狼群總在夜晚來臨」、藏族「香巴拉」、馬來與印度「搖籃凡世」、台灣與日本「KANO」、台灣與印尼「新來的小朋友」、德意志民族「快遞書書」、阿拉伯民族「開羅謀殺案」,以及由愛爾蘭童書改編的動畫「女孩的靈緹犬」等8部電影。

「亂世浮生路」單元聚焦戰爭動盪下的人性故事,囊括三部攸關民族歷史的電影,包括:由韓國男神玄彬擔綱、敘述1909年「刺殺伊藤博文」的歷史諜報片「哈爾濱」,描繪1919年法國一戰後荒誕百態的犯罪片「天上再見」,以及1939年二戰爆發時、瑞士軍隊強徵吉普賽民族參軍的史詩片「流浪吉普賽」等,呈現人們在亂世中的韌性與對和平的渴望。

「電影是本書」單元則精選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有紀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的德國電影「卡夫卡最後的愛」,刻劃這位文學巨擎生命最後的感人愛情;有改編日本女作家高田郁名作的「澪之料理帖」,以江戶時代美味料理傳遞思念與希望;更有改編台灣現代女作家蕭麗紅小說、由金馬影后陸小芬主演的「桂花巷」,重現日治初期台灣女性歷史命運,並首次以台語版本播映。

「世界民族電影節」每年都會關注各民族成長議題。今年推出「成長出發吧!」單元,除有講述一段超越種族、宗教邊界的熱血少年動畫「飆風男孩」;更有賣翻德國票房的勵志感人電影「56種喝采」,以及榮登澳洲年度票房亞軍、穿越西班牙800公里聖雅各之路拍攝的「我的朝聖之路」。而橫掃國內各大獎項、描述印度籍的媽媽幫她的孩子完成錄音作業的妙趣短片「A面:我的一天」,也溜入片單作特別放映。

「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因應世界潮流,今年首開先河加入性平議題電影,推出「性別平等了沒?」單元,首推獲選今年奧斯卡15強、直揭印度種姓階級的電影「警上添花」;改編白先勇小說、由虞戡平執導的台灣第一部男男同志片「孽子」數位修復版;以及達賴喇嘛九十歲生日慶賀之作「與達賴喇嘛談心:尋找幸福的智慧」「2025世界民族電影節」節目琳瑯滿目,將於9月12月21日於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及花蓮等六地盛大舉行。

電影 影后 奧斯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