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62/金馬劇情片國際化 鄒時擎新作探傳統陋習闖奧斯卡

導演鄒時擎將個人曾被長輩嫌棄左撇子的經驗拍成電影「左撇子女孩」,就算花了數十年才拍出來,她仍不擔心故事會「過期」。 圖/中央社
中央社 台北20日電

第6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類型多元,國片「左撇子女孩」探傳統陋習;范冰冰摧毀臉蛋詮釋「地母」;「大濛」勾起大眾白色恐怖時期的回憶,以及深究同性議題的「眾生相」。

旅美導演鄒時擎所執導的電影「左撇子女孩」,橫掃海內外多項大獎,也將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金像獎,更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片等獎項提名,此片描述一名單親母親帶著2個女兒遷居台北,在夜市擺攤維生的故事,透過左撇子小女孩的雙眼看世界。

「左撇子女孩」將夜市人生搬上銀幕,鄒時擎曾在受訪時說,「我說的是市井小民的故事,但只要好好說清楚,小地方反而能打動更多人。」有趣的是劇中左撇子被稱魔鬼手,是鄒時擎的親身經歷,她期待觀眾看完能別再因為「愚蠢的傳統」而隱藏個人特色。

馬來西亞電影「地母」由張吉安執導和編劇,范冰冰、白潤音等人主演,這是一部描寫1990年代末政局波動,馬來西亞北部村落一名喪夫農婦與兒女過著極簡的日子;她白天務農,夜晚化身解降師為女村民治病驅難,隨著土著田地權益糾紛加劇,村裡異象環生,眼見惡勢力來襲,她決意為孩子尋找解脫與和解。

范冰冰跳脫過去精緻美人的造型,飾演一名農婦扮醜,還得清牛糞、插秧,演出前還在馬來西亞鄉下生活3個月,體驗農婦鄉村生活,導演張吉安回憶,當時原本希望「地母」由素人主演,但范冰冰為了拿到角色,主動表示:「你可以摧毀我的臉。」

范冰冰向張吉安表達強烈演出意願,並解釋此角以沉默堅持、溫柔戰鬥的方式來抵禦,「這種以柔克剛的特質,是我以往很少展現過的。」

電影「大濛」以民國40年代台灣為背景,並由方郁婷、9m88和香港男星柯煒林主演,講述女主角方郁婷接獲哥哥被槍斃的消息後,毅然從嘉義北上尋覓姊姊前往認屍,因緣際會結識三輪車伕柯煒林,發展出一段超越血緣的羈絆。

導演陳玉勳分享,「大濛」是台語「罩濛」的發音,電影以此為名象徵70年前的台灣許多事都像迷霧一樣看不清,而許多觀眾看完影片說,著實勾起了白色恐怖時期的回憶,那個時代交雜著混亂與驚恐,都透過導演的鏡頭呈現出來,也凸顯今日台灣平安喜樂的生活。

香港導演李駿碩以同志親密關係為題材的「眾生相」在這次金馬獎入圍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剪輯及新演員(張迪文)等5項大獎,片中演員全裸上場呈現各種同志性愛情境。

李駿碩表示,這個時代雖然同志片已越來越普遍,卻也越來越保守:「同志性愛就是我們的日常,我要捍衛同志片的傳統。」

李駿碩認為,現在這個年代有各種交友軟體,發生親密關係的機會更容易,「我們有對話,我們去別人的家,我們會上別人的家發生關係,在這個年代是很普通的事情,我就把我們生活上最普通的事情拍出來。」

導演廖克發執導、編劇的馬來西亞電影「人生海海」包含劇情片共入圍金馬5項大獎,此片從一場馬來西亞華人家庭的身後事出發,將走私、宗教、身分證與家族記憶編織成3條交錯的敘事線,既荒誕又寫實,廖克發說,這是他的成長縮影,盼有觀眾走進他關注的故土與情懷。

廖克發以擅長的黑色幽默切入馬來社會的矛盾現狀,透過主角返鄉勾起一代又一代華人難以擺脫的身分流離,廖克發表示,此片若不在台灣拍,也沒什麼地方能拍,「既然台灣有這麼好的言論自由,為什麼不利用這樣的資源,發展出更成熟的東西,不需要有強烈的自卑感,渴望被人家肯定。」

范冰冰 電影 金馬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