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裡驚見有男子怪異姿勢 遊客驚:該不會是…潘若迪

潘若迪總在大自然裡傾聽。圖/艾迪昇提供
聯合報 記者葉君遠/即時報導

潘若迪在螢幕前幽默風趣,經常有過動傾向,但其實他有靜態一面,原來,他持續數年,每天風雨無阻早起出門,到山林靜坐,藉此化解工作壓力,以及外界的冷言冷語,可謂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靜坐對他來說,長期下來,幫助他能很快進入睡眠狀態,說:「我可以讓自己在晚上12點前,腦中翻轉各種念頭,想各種好笑段子,但12點過後,就可以立刻關機入睡。」

潘若迪年輕時對未來充滿不安全感,特別是在演藝圈中,常讓他有飄浮不定的感覺,久而久之變得焦躁。一次無意間在廟宇看見老師父打坐,神情平靜,他一方面欽羨,一方面又覺得「不就是餵蚊子」,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找了相關書籍效法,他回憶笑說:「一開始我連1分鐘都受不了,心中大喊我在幹嘛,我有體會到什麼嗎?」但他不服輸個性發作,硬是強迫自己天天練習,慢慢的3分鐘、6分鐘,開始感覺到不煩躁,後來就算旁邊有人,也可以專注於自身靜坐。

潘若迪現在每天早上6、7點必定讓自己靜坐放鬆,在山林中有時盤坐、有時站著,不拘泥於形式,時不時還會聽到旁人細語:「你看你看,那個人是不是潘若迪。」他也不以為意。他天天出門習慣成自然,甚至颳風大雨也要撐傘外出,在大雨中閉眼感受大自然,有時心中感悟到了心得,他就拍下當時情境照片、影片,與親友分享,好友虧他太瘋狂,他卻饒富哲理地回應:「心中有太陽,風雨中也是太陽。」

他表示透過靜坐的觀察,幫助他應用到演藝圈工作,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許多問題,他說:「我當年氣胸住院,好多人都說我無法東山再起,或是酸言酸語嘲笑我,一開始很氣憤,後來我轉念,就做好自己該做的,後來用事實打臉那些人。」他說到山林靜坐的習慣,會繼續保持下去,最近常去的公園,慢慢和其他人熟絡,有位80多歲的老伯伯還稱讚他:「年輕人不錯喔!很有毅力,每天都來。」讓他不禁莞爾。

潘若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