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帆主持原民台節目「Lima幫幫忙」,以生動、流利口條受到觀眾喜愛,她曾表示媽媽是泰雅族人,自已有二分之一原住民血統,觀眾這才知道外表時尚、都會感十足的蔡逸帆,是不折不扣的山野小孩。
因為父母出外拼事業,蔡逸帆從小跟著外公、外婆在桃園復興鄉的山上生活,她說:「當年沒有嬰兒車、嬰兒床,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外公將砍下的竹子交給外婆編織成大竹簍,再把我放進竹簍中,揹著去種菜。」沒洋娃娃、積木解悶,山林中的花草樹木都是她的玩具。
等到蔡逸帆年齡稍長,外婆背不動了,外公就在茅草屋外搭建一座鞦韆,方便他們可以一邊種植工作,一邊看顧著她,她回憶過往,仍可感受外公、外婆對自己的疼愛,笑說:「很佩服自己可以一個人玩鞦韆,乖乖在旁邊等候外公外婆工作結束。」
在原住民部落中,家戶彼此相熟,常常串門子互通有無。蔡逸帆小時候長得可愛,不時會有紋面的阿嬤向她招手打招呼,當時她只感覺敬畏不敢親近,後來才知紋面在部落中是莊嚴的象徵,也是在這個時候,讓她對自己的原民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Lima幫幫忙」的Lima是南島民族與原住民族數字5與手的意思,有幫助、協助延伸之意。蔡逸帆有次到斐濟旅遊,參與當地的競賽活動,聽到工作人員講出「幾號」、「5號」等當地語言,而蔡逸帆發現兩個詞彙竟然和泰雅族語相同,她形容當下「驚呆了」,直呼不可思議:「沒想到越過半個地球,竟然可以聽見共通的語言,那種感覺很難以言喻。」
提到語言,蔡逸帆記得小時候聽得懂泰雅族語,但長大後忘了大部分,再加上母親過世得早,語言無法傳承到自己身上,讓她覺得十分可惜,動念將泰雅語言傳承給女兒。她帶著女兒接觸原住民文化,參與部落慶典,了解祖靈、文化、宗教的脈絡,女兒也開始跟著長輩學習泰雅族語,蔡逸帆欣慰表示:「學了這個語言,女兒以後可能是她這個世代中,少數幾位會講的人,能讓文化傳遞下去,實在太好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