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遲緩童走出陰影變三碩士+CEO!安晨妤用行動回饋早療孩子

安晨妤支持「延續穩固偏遠地區早療外展服務計畫」。圖/Sugar Power PR提供
聯合報 記者梅衍儂/即時報導

電商業者安晨妤擁有三個碩士學位,事業也經營得風生水起,但在光鮮亮麗背後,她的童年是需要早療陪伴慢飛天使,也因為這段經歷,她相當理解其中的辛苦與無助。

「當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稍微慢了半拍,父母心裡承受的焦慮,是外人很難想像的。」安晨妤回憶小時候語言溝通能力遲緩、說話含糊不清,透過專業醫療協助才有改善。正因為自己走過那段日子,更能感受父母在資源有限時的徬徨與渴望。因此,當她擁有能力時,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公益,長期贊助早療協會,希望陪伴更多孩子與家庭走出孤單,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這一次,她特別支持「延續穩固偏遠地區早療外展服務計畫」。這項計畫鎖定花東與南投偏鄉的孩子與家庭,因為雖然醫院能夠服務大多數需要早期療育的孩子,但仍有約15%的家庭,因交通、經濟、資訊落差而錯過黃金介入時機。

早療協會看見了這些需求,特別組成跨領域療育團隊:包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與社工人員,深入社區與家庭,將療育資源送到孩子身邊。這不僅讓孩子能及時獲得協助,也幫助家長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孩子,減輕他們的孤單與無助。協會更透過家長教育、社區宣導,打造一個「支持網絡」,讓家庭在育兒的旅程中不再孤軍奮戰。

安晨妤分享,早療協會的同仁多數是社工背景,對於網路與電商並不熟悉。如何讓他們懂得自行更新網站內容、與社群互動,並把協會的故事傳遞給更多人,是一個漫長又需要耐心的過程。她和團隊投入大量時間,陪著協會同仁一步步學會使用工具,因為唯有自己能掌握與社會對話的方式,協會的付出才會被更多人理解與支持。

安晨妤說:「沒有一個人應該被排拒在外。孩子和家庭需要的不只是醫療資源,而是能夠真正走入社區,融入生活,從愛與接納中慢慢追上。」她相信,唯有社區與家庭共同參與,早療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力量。

安晨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