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之謎」交響音樂會於昨日在台中登場,這場結合音樂、影像與保育意識的亞洲首演,讓圓滿劇場座無虛席,吸引上千名觀眾攜家帶眷共襄盛舉。現場在月色、樂音與鯨鳴交織下,為市民獻上最浪漫又富教育意涵的中秋夜晚。
國家地理「鯨之謎」交響音樂會在台中圓滿戶外劇場盛大登場並圓滿落幕。活動適逢「世界動物日」舉行,免費入場的形式,體現了主辦單位與企業致力於提升市民文化素養,皎潔的月光下,現場觀眾沉浸在 NSO 國家交響樂團與深海鯨鳴共譜的磅礴樂章中,讓這場亞洲首演成為藝術、公益與永續的三贏盛事。
當鯨魚龐大的身軀落入水中濺起水花時,有許多小朋友發出讚嘆;當悠揚的交響樂與鯨魚鳴唱在夜空中交織時,有父母悄聲對孩子解釋:「鯨魚也像我們一樣,會照顧小寶寶喔。」這樣親子間溫柔的互動,讓環境教育不只停留在知識層面,而是化為生活裡的感動與記憶,也讓保育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向下扎根。
指揮鄭立彬領軍的 NSO 國家交響樂團,完美演繹了作曲家Raphaelle Thibaut的原創樂曲,並巧妙結合了來自深海的「流行樂章」——座頭鯨複雜的鳴唱錄音。演出特別採用高規格影像投影,將國家地理耗時三年、橫跨全球拍攝的精緻影像細節,與國家交響樂團高品質的沉浸式交響樂完美結合,打造極致震撼的視覺與聽覺體驗。活動精選經典國家地理影像,以音樂和影像觸動人心,成功讓觀眾感受鯨魚家族的情感交流與生命壯麗。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本次音樂會的意義非凡,市府特別選在 10 月 4 日「世界動物日」這天舉辦,目的正是為喚起社會對環境永續與動物保育的重視,共同關懷地球生態。台積電何副總則表示,AI都無法了解鯨魚特別的發聲系統,呼籲藉由認識鯨魚,了解保育的重要性。
活動透過清華大學焦傳金博士的演前導聆,成功讓民眾從科學知識走入藝術體驗。這場結合科技影像、古典樂音與環境教育 的音樂會,不僅是頂尖藝術展演,更體現了在台積電公司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ESG 公益贊助下 的社會責任。這場活動的成功,為臺中留下了最獨特的中秋記憶,也讓海洋保育議題,透過最溫柔而震撼的方式,深植人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