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專業職場劇種當中,醫療劇絕對是業界公認最難拍好的地獄級別。不但案例難找、重現困難,拍得淺了人家嫌棄你不會拍不敢拍,拍得真了觀眾又投訴你太血腥太晦氣;醫療前線的困境講了輕了實在搔不到癢處,可如果把血淋淋的醫護血淚整個往死裡挖,怕不是要得罪一大堆醫藥管理高層?不過呢,最近有一部韓劇「外傷重症中心」,在分際之間拿捏得相當到位。
本劇改編自韓國傳奇創傷重症醫師李國鐘教授執筆的半自傳小說「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影視化之後加上了主創團隊的誇飾美化,講述一群原本堪稱蝦兵蟹將的雜牌團隊,經由大神級外科天才「白江赫」的訓練帶領,成了扶傷救死、有醫無類的精銳隊伍。在此同時,劇情中也不忘狠狠的嘲諷了韓國當下「醫療商品化」的無奈現況。
「外傷重症中心」節奏明快,劇情飛快推進的同時,還能兼顧爽度與深度,雖然不少情節顯得煽情與浮誇,但是也都能在主打娛樂觀感的同時還符合醫療專業。得益於清晰立體的角色設定,還有主演群的在線演技,得以不斷堆疊笑點、燃點、以及淚點,也不用蓄意營造戀情配對,只憑藉豐富的高強度案例,讓整個重症團隊建立起深厚的職場情誼。
全劇另一大看點,當屬360度無死角帥到沒朋友的朱智勳。他所飾演的白江赫,不但能前一台開胸外、後一台開神外,開救護車、直升機、衝鋒槍都游刃有餘,從第一秒帥到最後一秒。細數他從「屍戰朝鮮」回歸小螢幕以來,「Item」、「富豪辯護人」、「智異山」、「支配物種」、「愛在獨木橋」一部帥過一部,就連「照明商店」裡的邋遢模樣,都掩蓋不了他的帥度。
一言以蔽之,全劇就是主打一個「爽」字。但是在這個爽字的背後,則是以浮誇戲謔手法凸顯的醫療體系背後最隱秘的利益關係。例如劇中那場全院大會,財務長在報告中強調「本院營收利潤最高的前3名是:殯儀館、停車場、美食街,全院沒有任何一個科室能撼動殯儀館的冠軍地位」,會場所有人還為之鼓掌。看上去何其諷刺,但卻是韓國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的血汗現況。
身為已開發國家,韓國的「千人醫病比」卻是敬陪末座的2.6,別說比不上冠軍奧地利的5.5,連平均值3.6都遠遠不足。歷年來韓國政府並不是沒想過進行改革,但不是頭痛醫腳適得其反、就是橫遭利益團體阻攔。最近一次尹錫悅政府試圖以「提高醫療系所招生名額」來紓解人力不足,卻同樣被醫師公會反對,還演變成長達百日的醫師罷工潮。
要說本劇浮誇嘲諷,的確是,每一處都是;但要說本劇虛幻解離,可他卻又無比貼近真正的現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