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當電視劇裡的女主角成了觀眾的「嘴替」,舉凡劇情進入荒謬離譜橋段,她都能馬上替你吐槽兩句,順便把這些場面全部修正一遍。詭異吧?
穿書題材的古裝陸劇「書卷一夢」,李一桐飾演的十八線小演員宋小魚,意外穿越進劇本世界,成了註定悲劇收場的女二號「宋一夢」。為了打破既定命運,她靠著現代有為青年的智慧和思維,與反派大男主「南珩」不斷周旋,終於突破劇本原有的世界觀,將虛擬的紙片人「覺醒」活生生的立體人物。當劇情看上去實現了圓滿成長結局的那一刻,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反轉。
全劇充滿矛盾突梯無厘頭喜劇風格,大量採用與古裝劇扞格的現代語境,衝撞出別具一格喜感。宋小魚時不時打破第四面牆、畫面快進時套上倍速進度條、鍵盤打字音效及漫畫式分屏……在在強調「劇中劇」的虛擬感。加上李一桐、劉宇寧等人帶有個人風格、略顯誇飾的表演,不但給角色賦予鮮活的魅力,也藉由反差與荒誕製造了更多的喜劇張力。
趨近時下盛行的短劇快節奏,一方面提高劇集本身辨識度,二來也增強劇情記憶點。同時,隨著角色一再對既定劇情的逆反抗拒,也漸漸勾起觀眾不自禁引申出對自我身分認同、以及人生進程選擇等的更深層的思辨。劇情後段,不僅是主角與觀眾,就連部分配角也開始質疑、甚至反抗身為「活動背景」的命運時,這些掙扎與反抗,或多或少與當下的社會脈動隱隱相合,給全劇提供了突破「劇中劇」、一躍成為「劇中劇中劇」的後設動能。
換言之,即便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平面的劇本世界之中,但其間人物的心理掙扎與物理反抗,在在與當下年輕世代渴望打破既有標籤、尋找自我路徑的心理不謀而合。女主不同於以往穿書角色只顧著完成主線任務,而是逐步尋找出真實自我;男主也同步進行突破人設的過程,甚至激發出自由意志。看似一部依循既成套路的古偶輕喜劇,卻以輕巧的手法對穿書題材進行了一次破壞性創新。無論是敘事節奏、角色設定和主題表達上,都能讓觀眾感受到主創們對類型劇邊界的探索意圖,也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更多活力。
從宏觀的角度看,這部嬉鬧喜劇在充斥表面的無厘頭短劇哏背後,其實認真的探究了「宿命VS.選擇」這個橫亙千古的哲學命題,甚至隱喻了人類掙脫既定命運、追尋真我的核心議題。仔細想來,劇中幾乎每個角色都帶著現實映照:受困於薪資的職場社畜、受制於性別印象的女性、受限於既有標籤的年輕一代……當宋小魚一次次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老套台詞,不也是替螢幕前的現代觀眾們吶喊著集體焦慮的不平之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