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8:03
聯合報 記者葉君遠/專訪
獨/閃過金融海嘯及股災 柯以柔投資理財不敗心法

柯以柔是個能幹的媽咪,其實也是投資好手,她曾陸續擁有過6房,經過金融海嘯和去年股災都沒重傷,這兩天股市幾乎崩盤,她仍全身而退,心法是,不追高,而且永遠要留有備用金。
柯以柔過去完全不懂理財,出道前6年,只會傻傻把錢存銀行,有一次請同學報稅,看到她戶頭竟已有第一桶金卻不做任何處置,建議她買定存或基金免被通膨吃掉,她像被打醒,隔天立刻衝到銀行買歐洲配息債券基金,並意外發現每月竟有6、7千元配息,她說,「當時息高,我又省,光利息已夠我月零花,嘗到甜頭後我瞬間被點燃,從此,我只要空檔就看財經雜誌,買的股票都有2成獲利,第2年,我就存到買房頭期款。」
2008年她花800萬買下內湖國宅,後來遇上金融風暴,景氣奇差,她松山火車站旁看上小套房,「才360萬,我跟朋友湊錢買下,政府寬限期超優惠,每月只要付2千多,我整理一下租1萬5,2年後賣600萬。」那些年,她以房換房,以小換大,慢慢累積自己的經驗和理財觀,前後曾擁有6套房子。
後來她忙於電商,沒有空看股市,就陸續買了幾張6年期的儲蓄型保單,她說,都是跟銀行理專買的,除了累積資本,交易期間還建立自己的信用,「這就是後來我買房子,房貸可以拿到最低利率1.3趴的原因,對他們來說,我是信用良好的客人。」去年3月疫情造成股市崩盤,她靠手上資金買到好的標的,今年初賣掉獲利3成,而年初各電子、航運大漲,她也避開主流,去買體質好又便宜的金融股,結果前陣子金融股大漲,她也有所收穫,「我不做短的,不求快,因此避開許多風險。」
這兩天股市大跌,她沒受影響,手上還有資金可以逢低買進,原因是,她永遠都會留有一筆備用金,「抓你若沒工作能活半年的數字,而且這筆錢不能是你急著要用的錢,而是你覺得它從來不存在的錢。有小孩後,備用金更顯重要。」 柯以柔有了小孩後想法不一樣了。圖/柯以柔提供 柯以柔有正確投資的觀念,面對市場大風大浪也處變不驚。圖/柯以柔提供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