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家,要不要?」賈靜雯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的「宋喬安」,獲知自己的下屬「李大芝(陳妤)」就是殺死自己兒子兇手的妹妹時,冷血、卻又充滿「新聞專業」的一句台詞,讓所有關注這部戲的網友都震驚了,甚至「黑特」起原本令人同情的「宋喬安」;至於被問的同事到底「要不要」?後續劇情也給了答案。
在5、6集中不只一次出現「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酸民」用語,賈靜雯劇中也以媒體人的角度明言自己的立場,沒有收視率、點閱率,就沒有廣告收入,又怎麼會有錢去買所謂「高大上」的國際新聞?這是很寫實的媒體現象,觀眾、讀者愛看什麼,網路上什麼事件討論度高,媒體自然就會去挖什麼。
當然,現在讀者的口味不一定偏愛腥羶色,有好的、溫馨的事情受關注,媒體一樣報,例如最近「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受歡迎,不就也網路、新聞都紛紛大洗版嗎?就像戲外的賈靜雯也欣慰:「觀眾真的不是只有7歲的智商。」
「我」劇由唐綺陽的經紀人擔任製作人,因此唐綺陽在每一次首播之後,都邀請劇中演員開直播,5、6集之後邀請到劇中飾演夫妻的吳慷仁、周采詩。唐綺陽這次直播中也提到賈靜雯劇中跟拍加害者家屬的這段劇情,她提到,做為一般讀者看到這樣的新聞,會覺得這家媒體「好厲害」,但觀眾隨著劇情怒罵賈靜雯的角色「噁心」,是因為看到了加害者家屬視角,這也是一般大眾不會去關注的面向。
而劇中,跟拍後造成「李大芝」與家人再度成為「過街老鼠」,和「宋喬安」同為新聞部主管的「廖紐世(洪都拉斯)」也感嘆,處理新聞要有「規避原則」,否則若是認識的人,還是會覺得「心酸酸」;這段充分表達了記者也是人、也是會有感情。
「我」劇寫實拍出每一個面向,不特別偏頗哪一方,除了媒體、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還有「隱形的一塊」就是網友,出現在每一集的開端,讓觀眾在討論劇中角色對與錯之餘,也同樣反省了自己在「網路亂世」中扮演的角色。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