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黑暗榮耀」林知衍熱戀李到晛 宋慧喬一表情疑早知情

噓編娛論/從金鐘獎看台劇 進行一場深刻「去外國化」的變革

2021-09-02 15:44 聯合報 記者楊起鳳/特稿
「做工的人」。圖/公視提供
「做工的人」。圖/公視提供

台灣電視劇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

台灣電視金鐘獎2日公布入圍名單,一如觀眾預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天橋上的魔術師」、「做工的人」入圍超過8項以上大獎,是本屆金鐘獎大贏家。而從這幾部大贏家的作品可以窺見,台灣電視劇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就是「去外國化」。

其實長久以來不只陸劇、韓劇和外劇透過OTT平台的大製作長期養足觀眾口味,但這些年台劇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想見你」,到今年「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天橋上的魔術師」和「做工的人」,台劇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就是堅持小而美的台灣原創,再由台灣原創走出海外。

入圍8項的家庭瘋狂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喜劇一直是台灣很缺乏的戲劇種類,「婆婆」有向西班牙劇「紙房子」致敬的氛圍。「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講述在1980 年代,曾為台北市最大公有商場「中華商場」為背景所展開的故事,但還原場景就是一項大工程,也證明台劇的能力,播出後立刻引起廣大討論,果然今年金鐘以入圍14項成為大贏家。 「做工的人」強調台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但強調的是台灣特有的文化和觀點,播出後叫好叫座。這幾部劇從製作、美術、場景,故事,慢慢跟上國際的元素,接地氣到接軌國際,已能看出台灣電視產業軟實力足以和海外抗衡。

但不容否認,對比國外動輒幾個億的大製作,台灣不論去外國化還是去中國化,仍有一段辛苦的路要走,一如這次疫情,報名件數從2000多件降到1700多件,但放眼未來來,台劇還有很多特殊題材正在開發,一如評審主委曹瑞原強調,家庭劇終究是一個過程會有一個扭轉,這樣類型的節目確實帶動台灣觀眾的興趣,但也期許後面需要靠創作人的題材上擴展,台劇未來十年絕對會是黃金十年。

迷你劇「做工的人」是大贏家。圖/公視提供

迷你劇「做工的人」是大贏家。圖/公視提供

鍾欣凌(左)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劇中女兒蘇晏霈。圖/公視提供

鍾欣凌(左)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劇中女兒蘇晏霈。圖/公視提供

李奕樵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完結篇中的演出感動觀眾。圖/公視、myVideo提供

李奕樵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完結篇中的演出感動觀眾。圖/公視、myVideo提供

更多新聞報導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美女主播生了!「馬拉松式內診」痛熬48小時吃全餐

美女主播生了!「馬拉松式內診」痛熬48小時吃全餐

賈靜雯一張照被疑有「四寶」!「浪姐」高歌自嘲很愚人

賈靜雯一張照被疑有「四寶」!「浪姐」高歌自嘲很愚人

「第一美胸」穿緊身衣竟有凸肚?親揭真實體重嚇壞網友

「第一美胸」穿緊身衣竟有凸肚?親揭真實體重嚇壞網友

小甜甜又出事了!恢復自由到現在仍然不平靜?

小甜甜又出事了!恢復自由到現在仍然不平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