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3:08
中央社 洛杉磯13日綜合外電報導
「左撇子女孩」前進坎城 導演:國片情感內斂打動歐洲觀眾

台灣導演鄒時擎首部獨立執導長片「左撇子女孩」入選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單元。她表示,拍攝過程是一段情感濃烈的旅程,也說台灣電影敘事講求情感內斂,恰好打動歐洲觀眾。
這部片由鄒時擎與奧斯卡導演西恩貝克(SeanBaker)共同編劇,並由臺灣、法國、美國與英國共製。
「左撇子女孩」故事聚焦台北夜市的單親家庭,描繪女孩在傳統家庭束縛與個人意識覺醒之間的掙扎,影片探索情感與身分的隱性對話,在亞洲文化脈絡中引發強烈共鳴。
美國娛樂媒體「綜藝」(Variety)報導,鄒時擎在台北出生長大,之後前往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攻讀媒體研究碩士,她在那裡結識了西恩貝克,兩人自此展開長期合作關係。西恩貝克今年3月剛以長片「艾諾拉」(Anora)奪下4座奧斯卡獎。
鄒時擎在2004年與西恩貝克共同執導他的作品「外賣」(Take Out),並擔任西恩貝克的「夜晚還年輕」(Tangerine)、「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Florida Project)與「火紅大箭男」(Red Rocket)的製片。
鄒時擎形容說,拍攝她自己的首部長片是一段情感濃烈、極為私密的旅程,而這一切始於一段記憶。
她說:「我爺爺曾告訴我,左撇子是『惡魔之手』。這句話對我影響深遠,特別是在傳統台灣家庭中成長的背景下。我內心的衝突持續了好幾年,最終成為了這個故事的核心。」
她說:「製作這部電影耗時超過20年,這段過程充滿耐心與堅持,也讓我堅信悄無聲息的故事同樣值得躍上大銀幕。我也身兼多職,擔任編劇、導演、製片,重點是要保護這個願景的完整性,並組建一支與我一樣深信這部電影的團隊。」
與其他人密切合作超過20年後,獨立執導對鄒時擎來說是需要調整的過程。
鄒時擎說道:「我習慣參與每一個環節,從場勘、選角、服裝到後製都是。對我來說,合作不只是共享成果,更是一種相互信任。在這部片中,我在台北有一支很棒的在地團隊,我與每個部門都保持密切聯繫,確保整部片的節奏與調性一致。」
鄒時擎與英國和法國的製片合作,「左撇子的女孩」也獲得台灣文化部電影基金以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國際影視攝製投資計畫」的支持。
她表示:「這個模式讓不僅讓電影能保有道地的台灣特色,同時也從國際合作中受益。當創作理念與文化價值一致時,共同製作能讓作品觸及更廣,也更容易引起共鳴。」
鄒時擎表示:「台灣電影敘事講求情感內斂,這點恰好打動歐洲觀眾。這不是一部喧鬧的電影,而是耐心、細膩、極富觀察力的作品。像楊德昌和侯孝賢這樣的導演,讓我們看到靜謐時刻蘊含的力量,而那樣的影響力至今仍存在。我想歐洲觀眾欣賞這類情感慢慢堆疊且深入人心的電影。」
←上一篇
慟!大咖音樂人韓賢光搶救無效 遺孀證實死因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