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12:14
聯合報 記者陳穎/即時報導
視障也可以「聽」電影! 魏德聖現身「BIG」雄影口述影像共融場

TTXC 2025高雄電影節將於10月10日到10月26日盛大登場,今年文化部與高雄電影節持續推動「口述影像共融場」,率先於27日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放映莊景燊執導的「夜校女生」,及魏德聖執導的「BIG」2部作品,映後分別安排生命教育講師朱禹豪及導演魏德聖與觀眾分享與交流。影廳外也設置快閃「內惟理髮廳」,為參與活動的視障朋友提供公益義剪服務,將觀影體驗延伸至貼心的生活關懷。
今年高雄電影節的「口述影像共融場」再度擴大舉辦,參與人數創下新高,多數觀眾為視障朋友及其親友。影展持續致力於將電影藝術帶給各個族群,並運用科技與創新技術消除觀影障礙,讓文化與娛樂資源能更平等地服務所有人。放映當日,工作人員一早便於輕軌下車處迎接,貼心陪同觀眾進入影廳,確保全程安全順暢。自 2023 年起,口述影像共融場便在臺灣盲人重建院南部服務中心的專業協助下推動,持續培訓影展工作人員引導視障朋友入座及操作口述影像設備。今年更進一步邀請中心的視障朋友一同參與,不僅觀影,更共同打造共融、共享的文化體驗,展現雄影作為城市公共文化平台的深度與溫度。
在「夜校女生」放映結束後,高雄電影節特別邀請街頭藝人暨生命教育講師朱禹豪,在現場分享自身生命經驗與「夜校女生」電影主題的呼應。朱禹豪提到,自己因天生視覺障礙曾經極度好強、渴望被看見,正如片中主角小愛(陳姸霏 飾),在升學壓力的推擠下被迫就讀夜校,面對日校同學時,小愛常有矮人一截的感受因而覺得自卑,覺得與眾不同。
隨著人生歷練,他逐漸學會在各種際遇中尋找並擁抱真正喜歡的事物,因為「我們終究都要面對自己,接納自己」。在分享中,他也現場演唱〈勇氣〉、〈張三的歌〉、〈擁抱〉等歌曲,以歌聲傳達熱情與力量,鼓勵觀眾勇敢追尋自我、接納生命中的挑戰。
魏德聖導演於電影「BIG」放映後親臨映後座談,深入分享電影創作與生命感受。他指出,片中主角在面對疾病最脆弱的時刻,呈現出強烈的心理與情感張力,也呼應高雄電影節今年的年度主題「極度免疫」。魏德聖談到,現代人困擾的不僅是疾病本身,更多時候是生活壓力與各種生命經歷帶來的失落感,「那是一種已經在谷底,還在持續挖洞的感覺。」
他分享曾親身到醫院急診室的體驗,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力量;並強調,即便身處病痛,也能像電影中的孩子們一樣,每天努力活下去。魏德聖表示,最初只是希望與觀眾分享這份救贖力量,但每次重看《BIG》仍會被深深觸動,彷彿自己也被電影救贖,充分展現了創作對他個人的深刻意義。
電影「BIG」在初剪階段就已開始製作口述影像版本。魏德聖表示,當時沒有預料到製作過程會如此繁複,口述影像團隊需要精密地計算每句文字,與畫面同步呈現。團隊評價「BIG」是最完整的口述影像作品之一,因為製作時間充分,得以細膩呈現電影內容,也讓這部作品在視覺與聽覺的共融上更為完整。
高雄電影節延續過往深受好評的公益活動,考量到視障朋友平時前往理髮店不易,在兩場電影放映之間的休息時段,影廳外特別設置「內惟理髮廳」,由台中「オッフ販売所 o-Fu hair studio」的友美和Isis老師以及高雄的Seven老師一同合作,為視障朋友提供公益義剪服務。完成剪髮後,受惠的觀眾都帶著滿意的笑容直呼「非常滿意」。友美與 Isis 也表示,他們平時即有自辦義剪活動的經驗,民眾可隨喜給費用,所有收益均捐獻至流浪動物之家,將公益精神延伸到更多需要關懷的領域。
觀眾表示,口述影像不僅提供了全新的觀影方式,也讓每位觀眾都能感受到共融與共享的電影魅力。透過旁白,視障朋友得以更深入理解故事、體驗情感起伏,與一般觀眾一同沉浸電影世界,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作品推出口述影像版本,延續這份溫暖而有意義的觀影體驗。TTXC 2025高雄電影節於10月10日(五)至10月26日(日),在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VR體感劇院、駁二P3倉庫、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場。
←上一篇
鄭中基驚傳下半身出意外受傷!褲子都是血 「腳骨裂開」更二度爆痣瘡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