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導演林君陽揭金鐘評審心得 「最會說故事」曝加盟華研主因
45歲金鐘獎最佳導演林君陽是60屆金鐘獎戲劇類節目評審,如今則宣布加盟華研國際音樂。林君陽和「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人、大慕影藝執行長林昱伶是關係密切的戰友,大慕跟華研一直有合作,他說:「和華研是純粹配合商務活動,本職導演工作仍由我全權處理。」
林君陽已非首次擔任金鐘評審,今年跟去年也同樣在第1組,選出帝后連炳發、楊謹華等獎項,心得是「滿順暢,共識蠻高」,他指戲劇類作品均質性較高,迷你劇集和電視電影放在一起,又有各種資源落差,並不好評。 林君陽是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節目第1組評審。圖/華研音樂提供
至於這次為何會加入華研,林君陽笑說:「就是開一扇窗,看看風景。」華研想試試「職人」在商務經濟的可能性,至於他跟大慕影藝一直是長期配合的夥伴,但並未有經紀合約,合作關係也不會改變。
攝影專長出身,近5年林君陽以導演一職在影視圈累積豐厚作品,並獲得多項金鐘大獎肯定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最為演員們稱道的就是「超會講故事」,對於演員指導功力展現出細膩與條理的論述,讓演員發揮最佳表現,進而使得影視作品在嚴肅的議題下散發溫度。
林君陽除了專注議題的功力備受肯定,也擅長商業品牌置入與廣告片拍攝,近期還接獲多所大專院校講座邀約,並擔任美食評鑑的評審團,對於林君陽導演加入華研國際音樂大家庭,華研國際音樂總裁何燕玲表示:「林君陽是非常優秀的導演,看見他對每件影視作品的思考力,期許導演接下來在不同領域的合作上有很精采的火花。」
林君陽導演則表示:「我對於自己沒有太多框架的設定與想像,很期待接下來能有新鮮的嘗試,把故事說好與大家一起激盪不同的思維。」
林君陽以導演及攝影師作為雙主職參與影視製作,早期作品處理愛情題材,後將愛情及情感的處理經驗融入2019年的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成功且精準地處理具社會高度爭議的思覺失調症議題,開啟社會對該議題的對話與思考,將臺灣電視戲劇節目帶到新的高度,此片更獲得第54屆金鐘「戲劇節目」、「戲劇節目導演」在內等6項大獎。
2020年以攝影師身分參與「做工的人」,以溫柔的視角帶領觀眾具體感受到台灣百工圖裡應該被慎重看待的一頁風景。2021年執導時代劇「茶金」考究台灣茶葉歷史,劇中考查時代背景,使用客、閩、英、日、普通話及上海話,語種繁多卻能貼合敘事脈絡;在美術陳設製作、服裝造型等層面力求真實,劇情勾起觀眾對這塊土地過去歷史思考,並主動去深入探索。
2023年電影「疫起」以醫療職人的視角經歷20年前SARS封院事件,入圍台北電影獎13項大獎,並獲得最佳導演。同年再次獲得金鐘獎的劇集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則以文宣幕僚的職場作為舞台,講述每位角色在不同的處境下所做的妥協與抉擇,劇集在推出後造成空前話題與商業口碑,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
獎項紀錄
2012年第47屆金鐘獎攝影獎「公視人生劇展—結婚不結婚」提名
2013年第48屆金鐘獎攝影獎「公視人生劇場—三朵花純理髮」提名
2019年第54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我們與惡的距離」獲獎
2022年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茶金」提名
2023年第2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疫起」獲獎
2023年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人選之人-造浪者」獲獎
戲劇重點作品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1年「茶金」
2023年「人選之人-造浪者」
2025年「我們與惡的距離 II」
電影重點作品
2012年「愛的麵包魂」(與高炳權共同執導)
2015年「愛情算不算」
2023年「疫起」
廣告作品
2019年:第56屆金馬獎/「尋找黑馬」
2021年:麥當勞/「當他的朋友,這樣的滋味,真好!」
2025年:台北電影節形象片
攝影重點作品:
2008「曬棉被的好天氣」(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
2012「人生劇展-結婚不結婚」
2013「人生劇展-三朵花純理髮」
2016「兒子老子」
2017「繁花盛開」
2020「做工的人」
←上一篇
韓庚迎二寶!曬「眼神都是愛」全家福 宣布:我們的「好」消息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