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09:30
噓!星聞 凱特C
快訊
「國寶級帥哥」也會容貌焦慮!永瀨廉認了私下有這一面
《混沌少年時》:在悲劇之後,回望那些沒說出口的微小徵兆

Netflix 最新英國迷你影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由《餐廳失控夜》(Boiling Point)導演菲利普巴蘭提尼(Philip Barantini)執導,史蒂芬葛拉罕(Stephen Graham)主演。這組熟悉的搭檔再度攜手,延續一鏡到底的敘事風格,帶領觀眾走進一場青少年悲劇事件的核心——不以懸疑或反轉推進劇情,而是透過四個視角的交錯鋪陳,層層揭開一段看似平凡卻早已裂痕遍佈的日常。
在《混沌少年時》中,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並非炫技,而是一種貼近角色呼吸與內在情緒的鏡頭語言。這項技法被細膩地運用於多場重要對話之中,透過不剪接的設計,讓觀眾宛如置身現場,與角色一同呼吸、緊張、猶疑與崩潰。鏡頭無法逃避,情緒也無處躲藏。特別是在第三集中,整集聚焦於少年傑米與臨床心理師之間的長談。無剪接的鏡頭讓對話持續流動、情緒起伏自然堆疊,傑米在言語中時而尖銳防衛、時而脆弱退縮。這樣的表現不僅考驗演員的掌控力,更讓觀眾見證角色內在的拉鋸與脫序,情感因此顯得格外真實且深刻。
《混沌少年時》劇照/Netflix
《混沌少年時》劇照/Netflix
本劇共四集,每集聚焦與事件相關的角色:犯罪嫌疑少年、辦案警方、臨床心理師與少年的父母。從不同角度理解這起悲劇事件,帶出每位角色內心的糾結。這種敘事方式不強調「誰是兇手」,而是聚焦在「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將悲劇作為起點,引導觀眾重新檢視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影響深遠的互動與選擇。
影集也細緻地描繪了當代青少年所面臨的焦慮與困境,特別是「非自願單身」(Incel)與厭女網紅文化如何滲透青少年的社群視野。在資訊氾濫的社會中,孤獨的青少年極易被極端言論吸引,進而在網路世界找到「同類」的歸屬感。那些看似語帶玩笑、實則充滿仇恨的內容,如影隨形地形塑著年輕人的價值觀。影集沒有強烈批判這些現象,而是透過人物情感的細膩堆疊,呈現這類思想如何悄然在孩子心中紮根並擴張。
對於傑米的父母而言,事件發生後的震驚與自責像潮水般湧來。他們並非漠視孩子的刻板角色,而是努力養家、試圖陪伴的父母。然而,當事件發生後,他們開始回望那些曾忽略的細節,反覆追問:「我們是不是做得還不夠?」讓觀眾看見愛與無力感的糾纏——特別是父親的片段,隨著一鏡到底的鏡頭緩慢推進,情緒從被攻擊、防衛、崩潰與重組,層層轉變皆真切動人。
《混沌少年時》劇照/Netflix
《混沌少年時》劇照/Netflix
這部劇並非一部充滿反轉或懸疑快節奏的影集,它選擇慢慢說,選擇凝視與陪伴。四集篇幅不長,卻足以在觀眾心中留下餘韻。沒有誇張的戲劇衝突,也沒有過度煽情的催淚情節。
而比起急著歸咎,劇集營造的氛圍更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在青少年快速成長與獨立的過程中,許多情緒難以言語表達,而社群媒體往往成為他們宣洩與尋找歸屬的出口。當網路世界中充斥著仇恨與偏激的訊息,極易扭曲價值觀,進而將孤獨轉化為憤怒、疏離與攻擊。
理解,始於真正的關心;陪伴,不該等到事情發生後才開始。在這個快速變動、資訊爆炸的時代,去看看孩子在房間裡做些什麼。或許,某個關鍵的對話,就從這裡開始。
《混沌少年時》劇照/Netflix
←上一篇
奧斯卡影后痴尋傳說「不老泉」 鋌而走險策劃全球竊盜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