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7 10:00
聯合報 雀雀(影評人)
快訊
評論/閃兵風暴惹民怨!電視台斷尾求生 這群人將賠掉演藝生命
雀雀/《黑鏡》第七季:以科幻批判人性不糾結

「黑鏡第七季」〈凡夫俗女〉延續了第六季〈瓊糟透了〉諷刺幕後老闆公司 Netflix 的敘事風格令人驚喜:在無處不階級的當代生活中,大力挖苦串流平台剝削明星肖像權與市井小民故事隱私的黑科技潛力,還有訂閱制逼人往死裡去的機制都被生動演繹,化社會批判為影視娛樂元素的高級罵人法、正中知識份子下懷。劇情設定方式也將主角日常情境顯化得迷人令觀眾心有戚戚,幾乎要忘了戲裡的科技成就其實尚未真正落實人間,大大降低了一般民眾觀賞科幻片的知識門檻與超現實感,得以順暢進入「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當代未來主義世界觀。
經典科幻劇《黑鏡》邁入第七季。圖/Netflix提供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深入無際〉則是第四季首集的續集。想不到一個工程師在自己所設計的遊戲裡當獨裁者、恣行人性暗黑面的暴政故事能有後續,而續集確實也拍出新意、啟發力亦不俗:這次不再只是遊戲裡子民的反撲,更加上真實世界財主老闆壓榨才華洋溢的工程師這一層,在台灣意外與科技董座砍死技術長時事呼應;另加一層指涉在於真人死亡後、意志仍在虛擬世界中陰魂不散,於全球而言,何嘗不是暗示著文化制度舊習正是嚴重拖垮世界往更好境地前進的顢頇包袱?
經典科幻劇《黑鏡》邁入第七季。圖/Netflix提供
經典科幻劇《黑鏡》邁入第七季。圖/Netflix提供
〈玩物〉則與當初同 IP 實驗意味濃厚的互動式電影「潘達斯奈基」共享同宇宙,威爾·普爾特飾演的共同角色出來晃一下,顯然此集是第七季觀影門檻最高、哲學思辨性也最深的一集。其實黑鏡系列每集對於科技產品解釋與運用方式,一向直觀易於理解,難的是事件爆發後,受眾對於劇情的鋪排設計是否能夠接受?〈玩物〉翻轉了人類與電腦之間的主從關係,儘管這類科幻預言從來沒有少過,但對於 AI 未來會否反撲?或怎麼反撲人類的想像,其表述方式確實令人意想不到。這集黑鏡是連在戲外也都在實驗、觀察與考驗:黑鏡「內容困難到什麼程度」而依然能讓新舊觀眾不離不棄地報效點閱與宣示忠誠?但無論如何,「潘達斯奈基」被Netflix下架後將讓〈玩物〉的存在更顯謎樣,卻也灑脫地提醒你無需糾結、將每集視為獨立單元觀賞即可。
經典科幻劇《黑鏡》邁入第七季。圖/Netflix提供
綜觀第七季上述特點,有其他黑鏡季數有逐漸遙相呼應的精神態度顯現,更顯此IP和「愛x死x機器人」這套永遠在發散的「動畫版黑鏡」相比,越來越自成一個性系統。這齣年資 13 年的「科幻老劇」,如今在劇海中還能屹立不搖、維持科幻劇名品地位,是因為它具前瞻性的科技生活假設以及不斷探問人性的批判精神,至今依然擲地有聲,不因時間的推移而退流行或不再成立。但凡所有好的戲劇,也都該擁有這些特質。
經典科幻劇《黑鏡》邁入第七季。圖/Netflix提供
←上一篇
哪有太子這麼暖?李洙赫三次90度鞠躬 寵粉帥出新高度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