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高房價的現代變形記,「牆外之音」

2025-08-04 00:18 聯合報 馬欣(影評人)
姜河那在「牆外之音」被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圖/Netflix提供
姜河那在「牆外之音」被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圖/Netflix提供

韓國片的批判力道雖不及十年前那麼生猛,但仍然可以將商業娛樂與批判議題包裹得恰如其分,承襲了香港當年在嘻笑中提煉出「清醒者最荒唐」的世道餘韻。

最近Netflix上架的韓片「牆外之音」將高房價壓力拍出了集體瘋狂的氛圍,雖然後半部收尾略嫌疲軟,但跨越世代的房產心魔倒是被巧妙地拍了出來。

以屋的空間來諷喻人生,之前有過幾部傑出之作,自然包含了紐約時代票選的「21世紀百大電影」中的「寄生上流」,之前的名片「鬥陣俱樂部」、「愛情萬歲」與「一一」也有「房屋其實擁有人」的主從諷刺。

「牆外之音」雖然沒有以上幾部的藝術價值,但對於小資階級與陷落的中產仍執著於房產大夢有著貼切捕捉。即便是豆腐渣工程也是可望不可求的夢想贗品,這點頗具野心。它以感官訴求著噪音與逼仄的小宅空間,與在其中的自我懷疑,都聚焦了現今的迷思。人在其中如卡夫卡的「變形記」隨著投資物而升級降級。由百想視帝姜河那演來也如同活在自己的「鬼店」狀態中,不斷地自證無果而終於失去了主體意識。

「牆外之音」不僅諷諭房產等同自我證明的迷思外,同時也捕捉了自媒體的「創造新聞」亂象,為了求證豆腐渣工程被吃案的報導初心,不惜偽造各種重鹹的八卦來搏關注與流量。以假狗血爆料吸引眼球後,直播煮才有聲量揭發真弊案。呼應社群公審殺人的亂象,也相當寫實。此片更觸及司法與官商的勾結,編導的企圖心很強,鋪線多,驚悚氣氛也拉滿,然野心太大無法收線。

原本主攻主角扛高房貸的心理變化,走的是心靈恐懼路線,氣氛好不容易藉由合格的演技與鏡頭語言達標後,後半卻急轉直下成了砍殺片。該懸疑的突然昭然若揭,配角的演技也淪為臉譜化。因類型的無法精準掌握,讓後半部淪為議題大於內容的電影。

雖然可惜,但這部片仍有踩到今日消費社會的痛點,當房屋的象徵性大於它的實用性時,它成為一種惡夢的語境,讓不同階級的人都進入一種失速的幻境中,小則公仔與美食,大至住家,人消費的是自己還是一種集體幻境?雖是未竟之作但仍有諷刺趣味

上一篇

蘇晏霈「好孕到」 倪齊民紅包「這數字」被翻開全員笑倒

下一篇

挑戰台語繞口令「老闆我要買5杯木瓜牛奶」!阿翔怒喊不買了

最新文章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喜劇、戀愛鬧劇,成長劇!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喜劇、戀愛鬧劇,成長劇!

《他們的春夏秋冬》:寫給每個在人生中場回望的人

《他們的春夏秋冬》:寫給每個在人生中場回望的人

哈燒
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