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13:38
聯合報 蘇詠智
快訊
G卡姐夫犯罪關他P事?蔡阿嘎鞠躬道歉「台詞超諷刺」
來自中國的「小精靈」 竟變成美國人夢魘

「小精靈」中可愛的魔乖,成為最熱門的玩具人物。 摘自nme
「小精靈」由史蒂芬史匹柏監製、曾執導「破膽三次」的喬丹提掌舵,喬丹提本來就一直想要拍以小怪物為主題的電影,醞釀多年才終於碰到「小精靈」的劇本,而有機會圓夢。編劇是後來以「小鬼當家」、「哈利波特」成為名導的克里斯哥倫布,他是從家中老鼠走動的噪音啟發靈感,本來也不是特別為了拍片才寫,只是為了表現他有可以當編劇的本事,然而史匹柏看過劇本頗感興趣,花錢買下,也決定擔任監製,把文字落實為影像。
喬丹提最擅長拍懸疑詭異的題材,與「小精靈」前半段仍有溫馨可愛元素看似背道而馳,其實「小精靈」公映版本已比初稿劇本變動甚多,本來有很多殘忍的畫面,像是男主角比利的母親原本要死於變種的小魔怪之手,還有小魔怪在麥當勞把顧客當成漢堡肉大快朵頤等等,都被刪改掉。最驚人的是,片子後半段惡行最重大的魔怪之一、頭上有一條白毛,初稿劇本並沒有牠,原本是比利身旁可愛的寵物小精靈要變身成邪惡怪物,史匹柏覺得前面塑造得太可愛,後面變那麼壞難以讓觀眾接受,才改成另外一隻同類走火入魔。
觀眾最津津樂道的「小精靈」經典情節,是養小精靈有3大戒律:不能碰水,一碰水就會迅速增生。不能見陽光,否則會被蒸發。過了午夜12點後不管如何哀求都不能餵食,因為牠們午夜之後進食就會變成恐怖的魔怪。在香港,「小精靈」的中文片名叫「小魔怪」,因此片中的奇特物種就統一翻為「魔怪」。台灣片商比較富巧思,男主角比利的父親從古董店老闆孫子手中買來、送給他當聖誕禮物的那一隻可愛寵物,名字翻成「魔乖」,剛好牠從頭到尾都是很溫順的陪著比利,貼心又討喜,一點都不醜怪。
魔乖與比利有很多可愛的互動。 摘自sideshowcollectors
「小精靈」裡的魔乖是來自中國的奇特生物。
摘自twitter
「小精靈」於民國73年夏天在美國上映,造成大轟動。台灣片商刻意留到隔年春節才在台推出,看準史匹柏的金字招牌加上魔乖的可愛和精彩的特效,觀眾一定會喜歡,果然票房一路開高走高,穩坐春節外片賣座冠軍,壓倒美國也頗有話題的「天狐入侵」,以及大導演掌舵、原著有經典地位的「沙丘魔堡」。
翻攝自民國74年自立晚報
可愛的魔乖取代前兩年最風光的外星人E.T.,成為小朋友最喜歡的玩具角色,到處都看得到國小學生手上拿著魔乖的絨毛娃娃。另外一個話題,則是在台灣早已是青少年夢中情人的漂亮女星菲比凱絲,之前都演一些有大膽裸露或有情色場面的限制級影片,台灣票房受到侷限,終因在普級的「小精靈」演女主角,總算有了一部在台灣大熱賣、能和她當紅偶像威名匹配的巨片。
賣座電影絕大多數會拍續集再撈一票,「小精靈」雖不例外,第2集卻遲至6年後才登場,喬丹提沒有完全自我重複,將主要情節安排在一棟紐約的媒體大樓內,描述比利從鄉下小鎮到大都會求職,魔乖跟著他到了紐約,意外在他服務的媒體大樓內又引發一場危機。
翻攝自民國79年聯合報
「小精靈第2集」在台上映時的戲院本事
這次喬丹提卯足全力嘲諷當年流行文化,舉凡「第一滴血」的藍波、恐怖老片的吸血鬼伯爵、百老匯正熱鬧上演的「歌劇魅影」等等,全部成為被消遣的對象。甚至有一段講變種的魔怪把電影膠片扯壞,使得正放映中的銀幕突然變白、沒有畫面,時間還頗長,真的有觀眾以為電影院突槌、中途斷片。影評人對「小精靈第2集」的評價有些兩極,但大致上褒仍多於貶,可是美國觀眾已不再像當年那麼捧場,台灣也排在暑假檔,還是很多爸媽帶小朋友進場,仍打進全年在台上映的外片票房top 10。
(★「電影時光機」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上一篇
「我們與惡的距離2」確定上架!進度、細節曝光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