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11:33
聯合報 記者陳穎/即時報導
快訊
温昇豪撞臉Volvo總裁 扼腕:早點認識搞不好可打折
關注社會議題!「大風之島」、「日泰小食」奪社會公義電影獎

2025年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今晚揭曉,由民間公民團體以獨立「會外賽」形式舉辦的第十四屆「社會公義電影獎」也同步揭曉,頒給長期追蹤樂生議題的「大風之島」與聚焦於香港庶民生活的紀錄片「日泰小食」,以表彰兩片厚實的公共性與時代意義。
社會公義電影獎獨立於台北電影獎賽事,由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等公民團體舉辦。其主辦單位每年從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中,選出「具有社會關懷與符合社會公義」的作品若干,邀請影片版權人參加相關活動。今年台北電影獎共有274件作品報名,32部作品入圍,社會公義電影獎再從中選出八部影片進行評選。主辦單位希望藉此獎項,鼓勵關注社會議題的影視作品。
本屆社會公義電影獎選入8件作品評選。其中除了劇情長片「白衣蒼狗」、劇情短片「金魚缸小姐」,以及動畫短片「片刻依靠」外,其餘五部皆為紀錄片包括為土地請命的「種土」、樂生紀錄片「大風之島」、紀錄原住民舞者的「跳進部落的孩子」,以及呈現香港多元視野的紀錄片「日泰小食」與「顏色擷取樣本.mov」。
評審團主席則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九槍」的導演蔡崇隆擔任,成員包括公視前總經理曹文傑導演、「聽海湧」的導演孫介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教系林玉鵬助理教授,以及影視製片王藝樺。評選會議開始先要聚焦評選標準。評審團從「社會公義」概念出發,決議以兩個向度評選:一、選材的「公共性」與「時代意義」二、影片的製作與創作手法,如何連結公眾、讓社會有感。
從「表現手法」逐漸轉向「選題」本身的公共性與時代性,此時由許雅婷歷時二十年拍攝,以宏大的時間尺度紀錄、追蹤樂生療養院拆遷爭議的「大風之島」,以其難以比擬的重量,贏得多數評委肯定。評委指出樂生爭議湧現於社群網路年代之初,彼時人們開始踴躍書寫意見,把許多不同背景、不同世代的人捲入,更影響了整個世代關懷社會的青年。
其進一步指出,本片經歷這麼長時間紀錄、梳理這麼多素材,本身是非常困難的挑戰。特別是,片中受訪的院民原是社會弱勢,彷彿命運被人決定,但在本片鏡頭下展現出去堅持、抵抗、訴說的強大韌性,顛覆社會上原本的刻板觀感。「本片不是帶你去絕望,而是看見生命力。」
本片展現二十年來政治環境的不同、運動氛圍的改變,讓人唏噓。而樂生這麼重要的運動,在當代卻已逐漸被淡忘,正需要本片來總結。還有人提道,許導演與所有老人家關係都很好,「這是長期經營才能積累」。而片中幾個主角都有代表性——「這是群體的紀錄,是時代紀錄,也是重要的人民記憶;困難度很高。」
香港導演冼澔楊執導的「日泰小食」,本片聚焦在離香港30分鐘船程的長洲島港邊,一群圍繞著「日泰小食」小吃攤的市井小民打牌、喝酒、罵髒話的生活日常,卻能透過片中主要人物間的互動、對話,折射出香港整體的變遷,與在每個人心中留下的痕跡。
「本片看起來好像很平淡,可是結構蠻特別、蠻冷靜的。」評審指出,「你可以看到主角年輕人的思考歷程;然後爺爺雖然沒講什麼話,可是從他的表情,或是跟年輕人的互動,也能讀出心境轉變。這一組人貼切地反映,香港人的狀態。」另一位評委也談到,片中老先生與年輕人雖然看法分歧,但隨著故事前進,能看到彼此的互相理解。評審團還認為:本片有濃厚的生活感,角色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彷彿就算環境起起落落,但生活依然要繼續。
本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入選的八部影片,主題涵蓋移工、原民,性少數、高齡照顧、疾病污名、環境、社運、政治認同、世代溝通等諸多公共議題,主創團隊成員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泰國、法國等地,展現極多元的視角。主辦單位期待能透過這些作品的評選,邀請社會持續關注重要的社會議題、推進公義思辨。 2025評審會議合影,孫介珩導演(左前起)、林玉鵬助理教授、影視製片王藝樺、導演蔡崇隆(左前起)、導演曹文傑。圖/社會公義電影獎提供 「日泰小食」聚焦在離香港30分鐘船程的長洲島港邊。圖/社會公義電影獎提供
←上一篇
莎莉賽隆自爆一夜情26歲鮮肉!激戰爽翻後悔沒早點開始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