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09:29
聯合報 杜沛學
星級評論/戲劇與現實連動的成績單 金鐘58敲響社會警鐘
(★「udn星級評論」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明天就是第58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今年的戲劇入圍作品很特別,幾部大熱門的戲都討論很沉重的社會議題,或是明目張膽地直搗人心最脆弱的一面,揭開許多社會瘡疤,更奇妙的是,還真的反映在社會上,掀起許多討論,讓金鐘58成為電視史上很特別的紀錄。
今天迷你劇集類別很強勢,以掀起討論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入圍14項最多,同時也最具話題,包括它在播出後,於社會上掀起#MeToo運動,劇中黨工遭性騷擾的問題竟在社會上真實上演,接著一連串的性騷擾爭議爆出,該劇的編劇、演員現實生活中也都捲入其中,包括編劇之一簡莉穎指控大學時遭流亡作家貝嶺性騷擾,演員黃健瑋被控曾對女演員「趁機性交」。
更狂的是,「人」劇中總統候選人且勝選的「林月真」賴佩霞,現實中竟也被想角逐總統大位的郭台銘相中成為副手,郭台銘宣布由賴佩霞擔任副手這天,同時也是金鐘宣布入圍名單的日子,賴佩霞上午踏入政治圈,下午又以演員身分入圍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獎,一整天的高光卻瞬息萬變,她立刻被質疑國籍、學歷等問題;隔天又被爆為參選辭演舞台劇,導致全劇停演;因她參選還可能影響公視播出「人」劇。
「賴佩霞現象」可說是對演藝圈殺了個措手不及,許多問題都是「第一次」發生,尤其是金鐘獎,因入圍名單並非當天決定,一宣布她入圍,便有很多後續問題要處理,包括她是否出席?是否得獎?是否慶功?都考驗圈內各方工作人員的協調能力。
另一部入圍7項的迷你劇集「她和她的她」,同樣探討身心靈受創的女性,在「解離」歷程中,找到溫暖、被愛與愛人的力量。劇中女主角被老師性侵,與作家林奕含所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呼應,因取材於真實社會事件,觀者心疼女主角之餘,更添沉痛、無力感。
長劇類中,入圍17項的大贏家「模仿犯」、入圍12項的「台灣犯罪故事」、入圍10項的「我願意」都與犯罪題材有關,雖還是以戲劇張力為出發點,但都與真實社會有所連結,尤其「台灣犯罪故事」就是改編自台灣幾個非常轟動的真實犯罪案件,也因此或多或少會產生社會共鳴。
「模仿犯」雖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的同名推理小說,但也融合了許多台灣在地元素,台灣傳統宮廟為主場景之一,且故事設定於台灣90年代後期,當時電視台開始百家爭鳴,搶收視率的製作新聞方式,造成社會人心浮動,也成為連續殺人犯威嚇社會很好發揮的舞台。戲劇中媒體亂象釀成犯罪,也提醒了現在網路世界、自媒體蓬勃發展,雖然網路影片觀眾看了舒壓,但也可能悄悄成為亂源。
因原著是長篇小說,「模仿犯」改編成10集的電視劇仍有篇幅限制,故事情節、人物背景有些無法交代太齊全,成為推理題材的遺憾點之一,但「模仿犯」無疑為台灣戲劇圈創下一個新的標竿,成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戲劇,幾位資深演員的細膩演技功不可沒,包括入圍最佳男配角的「阿西」陳博正、庹宗華,而吳慷仁與姚淳耀「兄弟鬩牆」爭視帝,也成為今年金鐘獎看點之一。
「台灣犯罪故事」雖然故事頗有張力,拍攝與製作手法細膩,演員詮釋也到位,但卻在今年金鐘獎掀起爭議點,因該劇其實分為4個單元,分別為「出軌」、「生死困局」、「惡有引力」、「黑潮之下」,故事之間並無關聯,單看每一單元的長度,應該要算迷你劇集,卻報在長劇類。
在入圍名單公布後,「台灣犯罪故事」的類別性質受到討論,雖文化部做出解釋,認為該劇是「同一製作人、總導演統籌4個單元,製作階段亦啟用同一組主創」,且是「同一調性與世界觀」,因此可算長劇。但這對演員來說其實並不公平,因為篇幅長短對於角色發揮與完整度仍會有影響。現在許多戲劇都是以「影集」方式規劃,未來金鐘獎針對這一點恐怕仍有待討論。
從去年開始,電視金鐘獎「分家」成綜藝、戲劇2日頒發,一開始是為解決每年都頒到超時的問題,甚至曾有過典禮進行到隔天、已過午夜12點才結束;同時也希望把舞台還給得獎者,可讓大家感言不要講得那麼趕;另外則增加許多幕後工作人員獎項,結果一來一往,去年仍是超時,只是不較以往那麼嚴重。
雖然對於分成2天頒獎,受到許多業界人士肯定,但新作法難免有許多要改進之處,與時俱進之餘,還需要多方討論與提出想法,讓這場一年一度的電視圈同樂會更加盡善盡美。
(★「udn星級評論」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上一篇
神隱多年!李毓芬低調遊韓「近照外洩」 0偽裝真實狀態曝光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