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9歲女星子宮外孕「囊胚還在長」 悲嘆:我是大魔王案例

別等人離開 才嘆網路霸凌之可怕

2016-08-06 22:04 聯合報 陳昭妤
林志玲日前被陳冠希在微博上痛罵。圖/本報資料照
林志玲日前被陳冠希在微博上痛罵。圖/本報資料照

陳冠希為超模女友在微博上發言攻擊林志玲。圖/摘自微博

陳冠希為超模女友在微博上發言攻擊林志玲。圖/摘自微博

鬼門剛開,已有大量讓人不可思議之事發生。當然,大部分是人與人間的口舌之爭。讓我突地想起某藝人受訪時曾說:「我不知道鬼有什麼好怕的,人不是更可怕嗎?」

上周,鬧得最大的莫過於陳冠希在微博上無的放矢,貼了張林志玲照,便開始罵人是坨屎,甚至用不雅字眼指林靠「其他方面」的能力才得到今日地位,林志玲標準「躺著也中槍」,當然事後陳冠希各種解釋,稱是因林排擠掉超模女友的新節目機會,才讓他憤而用文字為愛出氣。

但問題來了,陳先生查證了嗎?整件事最讓輿論無法忍受的,莫過於未經查證便展開的人身攻擊,姑且不論事實真相為何,但在網路這樣的公共領域發言前,查證應是基本功課,特別當你又是個公眾人物,這樣的檢視,更是變得極其必要。當然,若想搏版面,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只不過這些,都是老調重彈,歸根究柢,科技不就來自於人性。科技本身沒有錯,錯在操弄它的那些人心。

老實說,在因工作開始深入接觸網路領域後,對於網路這媒介,感受其實是複雜的,能夠快速接收到想要的資訊、有各種能夠不同以往呈現新聞、影像的方式,固然讓其充滿吸引力,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它的過度方便,以及躲在螢幕之後便能操控的特性,讓它在某些時刻成了傷害人的武器。

螢幕後的人,只要擁有鍵盤、擁有表達能力,就能夠隨意瞄準某個看不順眼許久的對象,開始射擊,那種射擊,透過屏幕,看似傷不到本人軀體,引起的後續傷害卻可能更深更廣。過往人之所以面對面相處,除了是因當時科技不發達,更多的是,見面三分情,加上眼見為憑,你看見了事實,而後你表達了事實,你可以用真實的眼神、語言,了解你想知道的一切。

但當你不再透過接觸與了解,單靠薄薄的屏幕便想評斷一個人的本性與真實生活,這樣的結果,就是假象占下八成,躲於螢幕後的發言,則讓文字更能夠以各種方式馳騁,殺傷力看似被距離緩衝,實際上則因傳播力更快,觀看的受眾更多,而變得更為強大。相較肢體上的拉扯霸凌,文字攻訐對當事人的心理攻擊效果實則更為驚人。

電影「露西亞離開之後」講述因網路而生的校園霸凌。圖/采昌提供

電影「露西亞離開之後」講述因網路而生的校園霸凌。圖/采昌提供

網路霸凌的效應可大可小,字面上的用語多難聽是一回事,更可怕在於多數接收的受眾不一定了解事實,甚至可能與當事人素昧平生,那在理解事實前,所受到文字引領的先入為主印象,便是對當事人最大的傷害。我想起多年看過一部電影「露西亞離開之後」,同樣從一張女主角酒後熱吻照開始,透過網路,形成整個校園的霸凌網絡,但身處網絡中的霸凌共犯們,卻大多是看圖說故事的局外人,對於事件本身理解程度近乎於零,卻是表現最為憤慨的一群。

類似的題材在電影、戲劇皆司空見慣,但不代表我們也應該對所有正在發生著的現象,習以為常。

電影「露西亞離開之後」講述因網路而生的校園霸凌。圖/采昌提供

電影「露西亞離開之後」講述因網路而生的校園霸凌。圖/采昌提供

回到陳冠希事件,林志玲的處理方式固然有風度,輿論風向也因陳冠希早前失敗至極的形象,以及舉動之無理,而一面倒地為志玲姐姐抱屈。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擁有所謂「公眾形象」的一般人,又該如何面對類似的情形?不予回應清者自清?奮力反擊但讓鬧劇延續下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看重看輕,取決於對網路世界的認真程度,對我個人而言,認真,就輸了。但身為網路世界一員(或說在這個時代裡,想脫離也幾乎不可能),那麼基本的忍受底線在哪,適當的反擊方式又為何?或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別讓所有結果,都得等到「XXX離開之後」,才有思考與反省的機會。

陳昭妤

陳昭妤

跳躍性思考的生物,只在遇見電影時才能找回思考秩序,喜歡靜靜觀察勝過大聲喧嘩,被認為是水瓶座怪咖,實是個熱愛與各式人等交流的嗨咖,採訪方式時而正經時而歪斜,卻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上一篇

晨悠挑戰陳奕迅粵語神曲 歌迷驚豔:好標準!

下一篇

神隱4年 林憶蓮現身了!合作五月天的他推神作粉絲聽哭

最新文章

塗翔文/但願人長久:關於離散

塗翔文/但願人長久:關於離散

《絕廟騙局》:深入虔誠之地 翻轉宗教斂財的行銷手法

《絕廟騙局》:深入虔誠之地 翻轉宗教斂財的行銷手法

雀雀/「商魂」:千萬俱樂部台劇又一齣

雀雀/「商魂」:千萬俱樂部台劇又一齣

星級評論/當鋪老闆揭藝人鑑寶內幕 曝她的收藏富比國寶

星級評論/當鋪老闆揭藝人鑑寶內幕 曝她的收藏富比國寶

哈燒
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