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20:32
文 / 張志萍
快訊
放棄生子念頭 林美秀坦言「這年紀懷孕會上社會新聞」
她拍攝了100部電影,他創作了100本連環畫—當林青霞遇到93歲的汪觀清,兩個有趣的靈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12月3日下午2點30分,上海青浦區畫家村一條平素寂靜的小巷突然熱鬧了起來,原來,「東方不敗」林青霞來到了著名人物畫家、中國連環畫領軍人物汪觀清寓所,93歲的汪老親自迎出門外。
剛剛過去的11月25日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林青霞獲得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幾天後,她的身影就出現在了上海。正醉心於繪畫的林青霞是專程來滬觀摩野獸派代表人物亨利.馬蒂斯作品大展「馬蒂斯的馬蒂斯」,看展後意猶未盡,經兩人共同朋友、新加坡聯合早報前編輯余雲牽線,於是有了開頭一幕。
之前雖未曾見面,汪觀清和林青霞其實早已有緣,余雲通過我聯系汪觀清敲時間時,汪觀清說:「我1990年在美國洛杉磯見過青霞的哥哥,他贈我有青霞簽名的劇照。青霞哥哥來上海時我還在靜安賓館接待過他。」當我問汪觀清哪個時間段去他家拜訪合適時,平時飯後要小瞇一會兒的汪觀清豪邁地說,什麽時間來都可以,這天中午他就不休息了!
大明星來了,拍照自然是第一要義!進門後的林青霞蹲下身子,問候坐在藤椅上的汪師母。隨即拿出她和好友張叔平聯合設計的「當下就是永久 林青霞」定制款羊毛圍巾,分別給汪觀清先生、師母戴好後,拍下了這天活動的第一張照片。
林青霞和汪觀清,一位拍攝了100部電影,一位創作了100本連環畫。兩位身處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因為藝術,因為緣份而相遇。
他畫四行倉庫,她演《八百壯士》
林青霞:歷史的彈孔還在墻上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中國守軍腹背受敵,戰局危急。為避免中國軍隊全軍覆沒,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524團「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女童子軍楊惠敏(電影《八百壯士》,林青霞飾)冒著生命危險,腰間綁著一面青天旗,趁著夜色,一個猛子,拼命遊過蘇州河對岸的四行倉庫,順利把這面旗幟送到了謝晉元手里。這面信仰的旗幟,飄揚在四行倉庫的樓頂上,飄揚在上海這片土地上……
1975年8月2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30周年,由中國台灣攝制的戰爭電影《八百壯士》正式上映。初出茅廬的林青霞在片中飾演女主角楊惠敏,也因此榮膺了第二十二屆亞太影後。
時光已然過去48年,回憶起當時的拍攝場景,林青霞胸有情愫、感慨萬千。
遊水畫面的拍攝輾轉多處,一次林青霞從橋上跳入河中,上岸後才看到污水里竟有糞便和蛇。在一個遊泳池,攝影機透過玻璃,拍攝林青霞在水底遊泳的場景。因第二天要放水,導演說,必須趕在之前拍攝。這天寒流氣溫僅6度,冰冷刺骨。當劇組人員穿著厚厚的大衣,交談時呼出一圈圈熱氣時,冷得直打哆嗦的林青霞跳入水中。上來後,林青霞因為凍僵,她的臉仿佛縮得很小很小。心疼林青霞的副導演叫她過來烤火,並喝上一口酒。暴冷加暴熱,林青霞整個人簌簌地發抖,她覺得自己的心臟變得很小很小,仿佛要停止跳動了!她拼命用全身力氣大聲地呼叫!昏沈沈的她被擡到了電影廠辦公室。在她尚有一絲意識的時候,看到一支近4公分粗、20公分長的針打進她的身體里,後來她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當林青霞漸漸恢覆知覺時,眼前是焦急萬分的媽媽和哥哥。看到蒼白無力的林青霞,她哥哥脫口而出:「他們太殘忍了!」
1985年,謝晉導演邀請林青霞到上海。第一站,林青霞選擇來到四行倉庫。謝晉專門租了條船。遊蘇州河時經過四行倉庫。坐在船上的林青霞看到四行倉庫升起的五星紅旗,感慨萬千。今年12月2日,林青霞再次來到四行倉庫。斑斑駁駁的歷史遺跡,歷史的彈孔還在墻上。這些彈孔,讓她想到800壯士。彈孔幫她說了話。
甫一坐下,談到四行倉庫,汪觀清拿出了他201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創作的作品《四行倉庫保衛戰》。
汪觀清退休後,曾旅居美國、加拿大。在此期間,他看了《八百壯士》的錄像帶。林青霞飾演的童子軍楊惠敏冒險送國旗的一幕,像烙印,深深印在他的腦海。2015年創作時,當年的畫面重又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將此次創作的表現形式定為左右兩幅條屏,加中間《四行倉庫保衛戰》三幅畫面。左面條屏「不怕天上日寇飛機猖狂。」面對日寇,戰士們用各種槍支阻截,體現出戰士們勇敢、忘我的犧牲精神。右面條屏「不怕地上日寇坦克槍炮瘋狂。」受傷的戰士看到日本鬼子裝甲車沖到墻下,他奮不顧身地拿起炸藥包,跳下去與敵人同歸於盡。中間主打「四行倉庫保衛戰」,呈現了童子軍楊慧敏夜渡蘇州河,將國旗交給副團長謝晉元手中的動人畫面。
聽罷汪觀清的解讀,林青霞立馬行了個標準的童子軍軍禮……
林青霞:勤奮就是竅門
17年前,林青霞聽人隨口一句「如果每天堅持畫5張素描,臨摹5幅畫,將來就會畫得很好。」她竟然當了真。於是每當夜闌人靜,林青霞便找出黃胄的《新疆舞女》,馬蒂斯、常玉、八大山人的畫刊,在盥洗室的大橢圓長桌上臨摹他們的作品,每天至少臨摹5幅以上。
N年後的一天,已擱下畫筆開始寫作的林青霞到《明報月刊》商談稿件,主編潘耀明送給她一本書。裝書的環保袋上那幅單線人物畫,瞬間抓住了林青霞的眼球:這不就是她心心念念的,用單線畫出人物神情的那種風格嗎?
迫不及待的林青霞請潘耀明聯系畫作的作者,並想拜師。潘耀明問後答覆林青霞,該作者不收學生。
運氣也是,說來就來。有天潘耀明跟林青霞說他要去那位畫家的畫室,問她是否一起去?求之不得的林青霞一口答應。坐在車上,潘耀明說:「你們見了面,他可能會答應你做他的學生。」到了那里,彼此果然有眼緣。他一口答應,並讓林青霞簽名給他看。林青霞拿起筆,「嚓、嚓、嚓」,林青霞版「長瘦體」躍然紙上!他說:「看了你的簽名,我就知道,你將來一定會成為畫家的!」林青霞正式進入師門。
之後,興之所至的林青霞每每遇到友人來她家,她都會畫人物畫送人。今年5月31日晚,她到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觀看貴州京劇院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結束後,請主演馮冠博等演員和粉絲到她住的酒店。這天來了10余人,她給在場的每一位都畫了一幅人物畫。畫後她思忖,她的人物畫可能受了馬蒂斯的影響,但不確定馬蒂斯畫眼睛時是否畫了黑眼圈?回到家後的林青霞找出兩本從她家火燒的那棟大屋里搶救回來的馬蒂斯畫冊。
她蹲在地上翻啊翻。從第一頁,越看越有興趣。看了半本,翻到最後一頁。最後一頁文字,她看了如同五雷轟頂!那行文字是:馬蒂斯心臟停止跳動於1954年11月3日!這天,正是林青霞的出生日!冥冥之中,怎麽竟然會有如此巧合!她覺得全身好像被通了電一般!第一個念頭就是——她要走入馬蒂斯的世界!把馬蒂斯的所有畫冊全部買回來!她買了30本馬蒂斯畫冊,每天看,每天臨摹。2023年4月27日,得知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馬蒂斯個人大規模回顧展,她約上朋友前去,接連觀摩了幾天;12月2日,她又來到上海UCCA Edge,觀看「馬蒂斯的馬蒂斯」個展。
交談中,林青霞說起她曾向一位外籍畫家求教,對方說:「Let your arm fly!」意思就是讓你的手臂飛起來,這就是自在!並表態他不喜歡畫得像,而是喜歡畫得不像。這一點,得到了汪觀清先生的認同:「畫畫要抓住神韻。畫到三分像就可以了,畫得太像就不是你了。」
勤能補拙,做任何事情,迷進去才會成功。這是林青霞的座右銘,她也是如此踐行的——人家畫2個小時,她就畫10個小時。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坐下,一畫畫到天亮。
汪觀清:搞藝術,體現的是修養
交談中,汪觀清說了多次,藝術創作,需要研究人、分析人、關注人。要多加強觀察、多思考、多想象。想象力是技巧、是技術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基本功。缺乏想象力,技術就發揮不好。搞藝術,體現的是你的修養。畫到後來,就是畫藝術修養。
說著,汪觀清拿出1974、1975年在安徽歙縣練江牧場勞動時創作的《徽州新安江畔四季百牛圖卷》,徐徐展開:「我在練江牧場一年多,一直觀察牛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活動和動態。百牛圖中的100頭牛動作千姿百態。沒有背景,卻似乎有背景。」林青霞問:「沒有背景,你怎麽知道是夏天?」汪觀清回答:「春眠以後牛醒了,愉快地進行活動;夏天,最喜歡水的水牛看到水最高興,它們都在『水』里休息。沒看到過水的初生小牛很害怕,媽媽老牛就推它下水。老牛、小牛在水里快樂地嬉戲。牛的毛半身浸在水里,肚子碰到水就化開了,感覺牛在水池里遊動。這里的水雖然沒有畫出來,但感覺有水在。上岸後,牛的腳一點點露了出來,到後來全部露出來了,上來了。遇到秋耕,秋忙,牛動作有力地在耕地,在施肥。冬天,牛冬眠了,就在雪地……百牛圖雖然沒有背景,卻通過牛的動作、聯系,表達出了春夏秋冬。要做到這點,觀察、研究要非常細致,要熟悉老牛、小牛,公牛、母牛和牛犢,這樣畫起來才能一氣呵成。」林青霞說:「每一幅畫面都畫得好生動,這一定是你最想畫、最有興趣的畫。」汪觀清飽蘸深情地說:「我媽媽屬牛,我大姐屬牛,我大兒子屬牛,我孫女屬牛,我家里4代都屬牛。我畫的時候,仿佛是在和我的媽媽、我的姐姐對話……每天畫到深夜,我從來沒有感覺到累。」
看畢《徽州新安江畔四季百牛圖卷》,汪觀清又拿出他創作的《蘭亭雅集》手卷,讓林青霞等再度驚嘆:「騎馬騎到這里停下來了;喝醉了酒就寫詩;王羲之就寫序;這里洗腳的畫面,說明這就是生活;每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可能真正畫人物畫的人才能做得到……」
林青霞:我喜歡做有意義的事
1994年6月林青霞結婚,婚後她將精力轉入家庭,養育女兒,但她在思考:如果安於現狀,沒有進步,就好比行屍走肉,這是在浪費生命!不行,她要做有意義的事!2004年。林青霞悄悄轉身,開始記錄自己的生活感受。寫好,她就放入抽屜,被她笑稱為「抽屜文章」。或給她的閨蜜看看,聊聊。從沒想過要出書。
林青霞喜歡講故事。《明報》的馬家輝聽了她講的故事,認為有情節,有內容,可以寫成文章發表。為此三次遞名片給林青霞,林青霞就是不肯寫。2004年,為紀念曾力邀她寫專欄的好友、香江詞曲才子黃霑去世,林青霞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滄海一聲笑》,受到各界的一致誇讚。信心倍增的林青霞開始有了第二篇、第三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2011年,羽翼漸豐的林青霞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窗里窗外》;2014年,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2020年,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鏡前鏡後》;2022年,出版了第四本散文集《青霞小品》。日前,勤奮的林青霞又在醞釀她的第五本散文集。她說,這是一本寫她的母親故事的書。她想通過自己的內心,「真正掏心掏肺地挖掘。」
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緣,妙不可言。當「東方不敗」林青霞遇見著名人物畫家、中國連環畫領軍人物汪觀清,兩個有趣的靈魂,碰撞出緣分的火花。
「這麽多毛筆,這個是畫畫的,這個是寫字的。」從大把毛筆中,汪觀清拿出一支羊毫筆,蘸一滴水在碟子里,再蘸一筆墨,枯、 濕、濃、淡、快慢、粗細,筆尖、筆腰、筆肚;再蘸一筆墨,畫第二頭、第三頭牛……枯、 濕、濃、淡全部表現出來了。30分鐘時間,三頭栩栩如生的牛,加一個稚氣可愛的牧童,一幅畫一氣呵成。缸里的水依然非常清澈。這就是中國畫謂之的「惜墨如金」,此舉說明墨不能亂用。此畫作亦被林青霞冠名為「嬉牧」圖:「我感受到他的本事,他的真情。他是用心在畫這幅畫,真心想要送給我這幅畫。」
「目、口、國、甲、由、申、圓、風……」這八字,汪觀清歸納為創作人物類型的關鍵——觀察被創作對象的五官特點,注意捕捉被創作對象的喜怒哀樂,抓住其富有個性的瞬間神情,做到心中有數。用最少的線條,抓住神態特點,一氣呵成,汪觀清說,比如畫國字臉,濃眉大眼、鼻正嘴方、一派正氣,依照他指點的畫人物的要領,晚餐間隙,林青霞花了5分鐘時間,為汪先生畫了一幅他相當滿意的速寫。
謙遜的汪觀清先生對林青霞說:「嬉牧,這個標題起得好!也是你的命題。」林青霞回答:「我現在好有文化,連畫都可以命名了。」話音剛落,再親昵地用上海話問汪觀清:「對伐啦?」此畫面,如同尋常人家女兒同父親的撒嬌。
從下午2點30分,至晚上8點30分,六個小時的聊天,輕鬆、有趣,精彩、難忘。
「今天來這里非常值得,汪觀清先生的諄諄教誨,勝讀十年書。曾經因為我膽小,每次都不敢大膽畫,只敢臨摹人家的。很多人鼓勵我自己創作,我都不敢輕易動手。汪觀清先生語重心長的告誡,讓我明白,想畫什麽,就畫什麽,自由自在地畫。這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也增添了信心。回去後,我要慢慢的消化。」林青霞說。
←上一篇
經典怪物回歸 「狼人」明年開春驚悚來襲
下一篇→
噓!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