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電影最奇特女主角 恬妞靠靈活演技把女二變女一

2017-09-22 09:00 聯合報 蘇詠智
恬妞在「翦翦風」宣材上也是被強打的重點。圖/摘自decollector.net
恬妞在「翦翦風」宣材上也是被強打的重點。圖/摘自decollector.net

提到瓊瑤電影女主角,大家最容易想到的絕對是林青霞,她總共主演了12部瓊瑤電影,傲視所有華人女星。在她之外,還有甄珍、呂秀齡、唐寶雲等。瓊瑤影片中的第一女主角大都有雙靈動的眼睛、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長得像鄰家女孩、一臉古靈精怪的恬妞,並不符合這樣的條件,然而她卻也曾經憑著自己優秀的演技,把故事裡的第二女主角演得光芒四射,在電影版裡反客為主,成為戲份、重要性都無庸置疑的第一女主角。

瓊瑤小說之中,「翦翦風」曾經是她個人很鍾愛的一本,她本有意在自組火鳥影片公司時,將此故事搬上大銀幕,所以各大影片公司來洽購版權,她都沒有點頭,哪知火鳥影片才拍了「月滿西樓」和「幸運草」就難以為繼更走入歷史,她來不及親自改編成電影。數年之後,電影公司仍然爭搶她的小說拍攝權,她則要求想拍「翦翦風」的人,第一不能改變「群戲」的形式,第二不能刪掉重要情節之一的「化妝舞會」,最後在機緣巧合之下,製拍「翦翦風」的影片公司高層,和她的理念符合,不但這兩點都不會更動,乾脆決定由她親自改編電影劇本,成為她的影片中頗具意義的一部。

圖/翻攝自民國64年中央日報

圖/翻攝自民國64年中央日報

「翦翦風」較為特別在於瓊瑤其他小說不是以一對男女為主,就是雙生雙旦,有時會有3對男女主角,但這部書中的「小圈圈」總共有14個人,儘管藍采、柯夢南還是較為明顯的第一主角,苦苦暗戀柯夢南的何飛飛也有很重的分量,在3位最重要的要角之外,其他人也總是圍繞在他們身旁,若是拍成電影,8成以上的場面都會是14個人一起出現,非常熱鬧。瓊瑤在改編為電影劇本時,也大都維持這樣的「群戲」安排,原本的第一男女主角藍采、柯夢南重要性於是被稀釋了不少。

圖/翻攝自民國64年中央日報

圖/翻攝自民國64年中央日報

瓊瑤曾經將自己改編這部小說的心情,發表成一篇文章,提及在出版多年後再一次檢視這故事,認為結局確實較為悲哀,決定要改。其實電影版和原著相較,除了完結的情節明顯不同,何飛飛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又更增加,原著中曾透過其他人口中形容她是「小圈圈」的靈魂,電影版裡更加強化這一點,使得扮演何飛飛的恬妞,一舉手一投足皆搶足鋒頭,只要她出場,整個戲就活起來,她不在,就少了很多味道。目前無法找到瓊瑤的劇本來對照和公映版影片的內容又有何出入,但從電影版來看,恬妞的何飛飛無論戲分或是地位都凌駕江心怡飾演的藍采之上,從原著裡的女二變成不折不扣的女一。

根據當年報載,「翦翦風」在選角時,還是將14位人物抓出了較為重要的3生3旦,預計找林青霞、鄧光榮、恬妞、石峰、江心怡、谷名倫主演,後來鄧光榮、林青霞排不出空檔,石峰和谷名倫的角色也換人,各自變成劉志榮、張如玉、于洋和高凌風來接手。鄧光榮本來被安排演的柯夢南,是片中最重要的男角,並不令人訝異,讓人想不透的是,張如玉扮演的水孩兒,雖然是原著中強調的「小圈圈」裡的美女,戲份並不算特別多,那時聲勢已經直逼甄珍的林青霞,實在不太可能來為恬妞與江心怡跨刀。

崔苔菁是「翦翦風」主題曲的主唱人。圖/摘自yesasia.com

崔苔菁是「翦翦風」主題曲的主唱人。圖/摘自yesasia.com

由於劉志榮是從香港來的小生,江心怡也是才跳上大銀幕沒多久的新面孔,演技突出又俏皮討喜的恬妞因此更是鋒芒畢露,把男女主角都壓了下來。尤其片中恬妞和魏蘇的親子對手戲,老爸總是把女兒叫成兒子,女兒也刻意把爸叫成媽來回敬,被他們演得逗趣討喜又不做作,反而較3角戀愛悲劇更令人喜愛。

「翦翦風」導演張美君,擅長營造畫面的美感,無論是重頭戲的化妝舞會,或是大夥兒到野外露營、聚會的場面,透過燈光、構圖,確實把瓊瑤小說裡的唯美氣氛活生生呈現出來。主題曲和插曲則並非鄧麗君、鳳飛飛或是甄妮來演唱,是由「崔姬」崔苔菁與也是主角之一的高凌風獻聲,另有不同感覺。片商排定這部片子作為民國64年的春節第二檔,同條院線在春節第一檔上映的是甄珍、秦祥林的「一簾幽夢」,之後春假檔又放映了林青霞、秦祥林與蕭芳芳的「女朋友」,都是瓊瑤小說改編,看得出當時她的號召力多強大。

蘇詠智

蘇詠智

六年級影視圈萬年小記者,生活中不能不看電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擠出更多時間欣賞好戲。

上一篇

李沐狂喊「不想死」飆神演技 吳慷仁:看她演戲會心疼

下一篇

「鬼才之道」百人笑破分貝數 製片撂話:沒笑找我退錢

哈燒
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