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亦菲造型翻車?天仙糗變「巨型鋼絲球」

停播、砍主持...台灣綜藝節目面臨真正冰河期

2019-12-31 11:34 聯合報 葉君遠
「MIT台灣誌」主持人麥覺明因為節目拿過5座金鐘。圖/MIT台灣誌臉書
「MIT台灣誌」主持人麥覺明因為節目拿過5座金鐘。圖/MIT台灣誌臉書

(★「udn星級評論」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過去幾年,我總在撰文批評電視台對節目品質無力作為,製作單位無心做好節目內容,造成綜藝環境沈淪。這兩年,走訪各攝影棚深入了解背後原因,我慢慢明白,綜藝池水幾近乾涸,很多單位都在賣力苦撐,已不忍再過多荷責。

梁赫群和小禎主持時,常被製作單位準備的乾冰道具噴得滿頭都是。圖/2分之一強臉書

梁赫群和小禎主持時,常被製作單位準備的乾冰道具噴得滿頭都是。圖/2分之一強臉書

梁赫群和小禎主持外國型男聊文化的節目「2分之一強」,常看節目的觀眾都知道,製作單位常設兩支乾冰瓶,一支對著主持人梁赫群,一支則對著型男來賓。當梁赫群說錯話,或調侃來賓發言讓人捧腹時,乾冰就會噴向他的頭,梳好的髮型立刻變爆炸頭,增加節目趣味效果,另一支對著來賓噴的效果相同。

1支乾冰價格900元,前陣子製作單位討論後決定,未來乾冰取消1瓶,為的就是省900元製作費。過去,綜藝節目製作若真有需要,飛機大砲都可以想辦法弄來,獅子老虎都可以牽進攝影棚,那是個不愁製作費只需思考如何把節目豐富精彩的年代,沒想到有一天,製作單位捉襟見肘到令人感嘆,沒辦法,節目真的難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國光」為了節目能夠延續下去,最後不得不做出換掉孫鵬跟屈中恆的決定。圖/國光幫幫忙臉書

「國光」為了節目能夠延續下去,最後不得不做出換掉孫鵬跟屈中恆的決定。圖/國光幫幫忙臉書

幾個禮拜前,三立「國光幫幫忙」宣布主持群更新,做了14年的孫鵬、屈中恆「功成身退」,換了新人風田入場,製作單位因此省下大筆主持費,其實,陣前換將,背後真有苦說不出。

這麼說好了,製作單位要做一個節目,除了主持人外,還必須養活一批工作人員,過去,電視台讓節目每周播5集,每個月能有20集的費用進帳。前兩年,電視台為了不想多做多賠,把每周5集改成3集,另兩天重播,節目每月只播12集,立馬少了8集費用挹注,但每月付給固定人數的工作人員月薪卻不變,收人短少了,支出的人事管銷卻是一樣的,為了延續節目生命,想辦法截長補短,孫鵬、屈中恆最後只能犧牲。

「瘋神無雙」主持群愈來愈少,許多人都已陸續離開了。本報資料照

「瘋神無雙」主持群愈來愈少,許多人都已陸續離開了。本報資料照

「瘋神無雙」主持群愈來愈少,許多人都已陸續離開了。本報資料照

「瘋神無雙」主持群愈來愈少,許多人都已陸續離開了。本報資料照

另一個例子,是製播剛滿10年的「瘋神無雙」,開播之初,由許效舜、邰智源搭檔馬力歐和一批小朋友演員,後來邰智源離開,近來小朋友如卡古、山豬、逸祥等人也陸續約滿走人,一次遇上許效舜,問他原因,他說,「節目愈來愈難做,製作費已經不夠了,這是沒辦法的事。」背後發生什麼原因,說到底,就是遇上「國光」相同狀況。

「瘋神」一開始,是每周製播兩天,1個月播8集,他從電視台得到的製作費可以養一批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的去寫腳本、編劇、道具,現場音樂老師,後來,節目被改為每周只播1天,1個月剩4集,直接對半砍,這年,甚至改成每月只播3集,最後一周改成重播。從一開始每月8集變到最後3集,錢少了一半以上,該怎麼繼續做節目?只能想辦法精簡工作人員。

但工作人員的精簡到一定程度,常常是一個人做兩個人工作,本業之外兼做別人的事,長久下來像走鋼索般處於緊繃狀態,稍一不慎就會出狀況,但能怎辦呢?節目關掉?怎對得起喜歡做短劇而有夢的工作人員?怎對得起10年來一直忠心在電視機前跟著笑的觀眾?於是只能往檯前再精簡,製作人嘆,這是台灣唯一一個純喜劇短劇的節目,多年來有一批固定熱愛的觀眾,「我們必須撐下去。」

然後,就是由麥覺明製播的「MIT台灣誌」3天前無預警喊停,這節目18年來拿過5屆金鐘獎,主持人帶著工作人員辛苦扛著大機器走遍台灣山林紀錄原民部落文化、黑熊及各種鹿群蹤跡,無論從內容或評價上,都是在這個環境中極為優質的節目,主持人麥覺明得知中年失業,嘆節目收視一直都有破1,表現不錯,被喊停他很錯愕。

「MIT台灣誌」是優質的電視節目,長年上山下海紀錄台灣生態。圖/MIT台灣誌臉書

「MIT台灣誌」是優質的電視節目,長年上山下海紀錄台灣生態。圖/MIT台灣誌臉書

「MIT台灣誌」並非每集都破1,但就算它收視只有0.5,在現階段環境中都算高的了,好的節目為何卻撐不下去?原因是它的收視群大多年齡層偏高,喜歡看山林,看大自然,看生態紀實的多數超過40歲,而20至40歲之間的「主力消費」相對較低,廣告進不來,節目無以為繼,這時電視台就面臨兩種抉擇,一是弄出停損點關掉節目,另一個,就是因為它的優質對電視台形象有所幫助,所以賠錢做面子,在商言商,電視台在成本考量下最後選擇前者。

但,怕的是,「MIT台灣誌」這類電視圈優質節目會因為商業模式無法支撐而倒下成為骨牌效應的第一張牌,以後電視節目收視只怕會每況愈下,新的考慮到抓不到主要客群而不開,舊的看「MIT台灣誌」下場而皮皮剉等著會不會是下一個被砍的人,未來好的節目會不會愈來愈少?類型也愈來愈單一?而時至年底,還有許多節目正在討論是否停播,正存活在生死邊緣,令人覺得憂心。

2019年的最後一天了,電視圈是不是已在谷底,明年會更慘,還是能觸底翻身,猶如濃霧般看不清楚,對那些手上產製好節目卻長期得不到肯定的製作單位,我們致上十二萬分敬意。

(★「udn星級評論」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葉君遠

葉君遠

一次意外,搭上坐看繁華的雲霄飛車人生,過程有俯衝、有驚險,當然也有徐徐微風。熱愛這個工作,因為每天游走不同綜藝攝影棚,遇見不同的新鮮事,也因為工作,讓我走遍大山大水,體會幸福的每一刻,工作是食物,旅行則像呼吸,兩者對我來說,缺一不可。

#梁赫群

上一篇

台灣第一人 妮妃雅破亞洲魔咒摘美國變裝秀后冠

下一篇

金鐘影帝老家被海水淹沒急奔宮廟避難 他串蚵貼補家用

最新文章

雀雀/「戀愛手冊」、「富貴發」以節省主題打造台式喜劇

雀雀/「戀愛手冊」、「富貴發」以節省主題打造台式喜劇

塗翔文/但願人長久:關於離散

塗翔文/但願人長久:關於離散

《絕廟騙局》:深入虔誠之地 翻轉宗教斂財的行銷手法

《絕廟騙局》:深入虔誠之地 翻轉宗教斂財的行銷手法

相關新聞

哈燒
即時